2016-2017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1078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5/13

1.综合题(共4题)

1.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政治、经济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这是中华民族的一次华丽转身。
(1)材料一中“华丽的转身”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二  (建国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只有钢铁等基础工业发展了,机器制造业的原料增多了,轻工业的装备才能保证……同时,当时的国际环境也急需我们尽快建立强大的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
(2)材料二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经济的什么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发展的重点是什么?
材料三  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到会代表1210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主持了开幕式,并致开幕词。他指出:“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3)这次大会颁布的规定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法律文献是什么?该法律文献通过之前,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什么?
材料四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l979年1月1日社论
(4)材料三中“战略转变”开始于哪一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作出了什么样的重要决策?
(5)综上所述,你认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政治经济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2.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农村政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1)请你根据历史发展的脉络,将上面三幅图片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清楚:    (只填数字序号)
(2)图②反映的事件标志着什么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3)图①“人民公社好”是当年响彻大江南北的一句口号。你认为人民公社好吗?请结合所学知识简单说明理由。
(4)图③“分田到户”字据上的血红手印宣告了哪一项农村政策的诞生?这一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
(5)你认为政府在制定农业政策时一定要注意什么?
3.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得到发展,必须坚持对外放。 ——邓小平
材料二 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听说深圳治安比过去好了,跑到香港去的人开始回来,原因之一是就业多,收入增加了,物质条件也好多了,可见精神文明说到底是从物质文明来的嘛!
——邓小平
材料三
(1)据材料一、二回答我国为什么要对外开放?
(2)观察材料三,写出我国最早建立的和最南端的经济特区。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14个沿海港口城市中位于江苏的是哪两个?泰州属于哪一经济开放区?
(4)上海是一座历史悠久、光辉灿烂的国际大都市。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对外开放有何举措?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对外开放的认识?
4.
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既靠外交智慧,更靠***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1)材料一中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是什么?
材料二 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中的作用说:“他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2)材料二中的会议是指什么国际会议?周恩来提出了什么外交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
的政策,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美两国领导人都认为有必要改善两国关系,实现双方关系的正常化。
——摘自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开始于哪位美国总统?
材料四

(4)哪一事件让乔冠华开怀大笑?“历史性的握手”之后,中美两国哪一年正式建交?
(5)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总结一系列外交成就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2.选择题(共12题)

5.
李晓明同学搜集到下面三幅历史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A.百万雄师过大江B.抗美援朝C.解放西藏D.大炼钢铁运动
6.
下图是小明制作的一张卡片,请你帮他完成,其空缺部分应是(  )
A.南京解放B.北平和平解放
C.天津解放D.西藏和平解放
7.
以下是第一个五年计划(重工业基地)示意图和对外开放初期示意图。对这两幅图解读正确的是( )
A.图一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图二以发展农业和轻工业为主
B.图一重工业基地集中在东北地区,图二对外开放始于东南沿海地区
C.图一所示各项建设遭受重大挫折,图二对外开放取得巨大成就
D.图一和图二所示的成就的取得其主要原因都是因为改革开放
8.
下图所示为原汇昌花边线漂染厂的收据。这一历史遗存印证的是()
A.“一五”工业化建设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9.
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要我们永远铭记。“这里”打开的第一扇窗是指( )
A.经济特区B.沿海开放城市C.沿海经济开放区D.上海浦东新区
10.
人民日报的一位老编辑动情地说:“35年前我参与编辑的这张报纸,把改革开放的春雷送到了共和国希望的田野上。”这张报纸应是
A.B.C.D.
11.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等经济新业态的发展使人们的出行更为方便。人们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解锁共享单车,获得单车的使用权。这种消费行为(    )

①坚持了绿色环保的消费原则   
②使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③获得了共享单车的部分价值   
④变更了共享单车的所有权

12.
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体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治制度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民主改革制度
C.土地改革制度 D.改革开放制度
13.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在中国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办冬季奥运会。在哪届奥运会上,中国人实现了奥运历史上零的突破?( )
A.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B.第27届悉尼奥运会
C.第29届北京奥运会D.第30届伦敦奥运会
14.
伟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活生生的体现,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新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选项中关于“两弹一星”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表明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胜利地掌握了核技术
B.两弹的研制成功,集中代表了我国当时科学技术达到的先进水平,大大提高了国际地位
C.“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表明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D.这是改革开放后我国高科技成就的集中体现
15.
邓小平说:“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为推进教育展采取的重大举措和取得的成就有( )
①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    ②发展高等教育 ③颁布《义务教育法》    ④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16.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开放之初,中国打开大门,吸引全球资金与技术到中国去;现在,中国打开大门,带着资金和自主技术向世界走来。”下列选项中能体现中国带着自主技术“向世界走来”的是( )
A.歼5型歼击机B.第一架喷气式飞机C.第一批解放牌汽车D.杂交水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