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山东省惠民县大年陈中学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1077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5/13

1.综合题(共2题)

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不断创新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历史纵横》 
材料三: 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
——20世纪70年代末某村宣传标语 
材料四: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200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 
⑴材料一出自哪一个文件?这一文件颁布实行后土地所有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⑵据材料二概括,要“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这里的“路”是指什么?  
⑶据材料三,谈谈你对“包”的理解。据此,你认为农村开始推行什么制度?
⑷材料四中,“他”指的是谁?为实现“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梦想做出了什么贡献?
(5)每位中学生都有自己的梦想,为实现梦想,你认为应该从他身上学习哪些精神?
2.
人类最初的文明是产生于亚非地区的四大文明古国,继之出现的是蓝色的地中海文明。请回答:
(1)写出“四大文明古国”除古代中国以外的三大文明古国。
(2)古代 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而 文明是它的继承者,它们共同构成了地中海文明;后来的国家)继承和保存了古希腊罗马的文明。
(3)公元 年,西罗马灭亡,世界历史进入中古时期;  文明成为中古西欧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4)古代亚非文明和地中海文明在地理位置、政治和经济方面有什么显著的差异?由此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2.选择题(共24题)

3.
标志着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分离走向团结,从落后走向进步的重要转折点是(    )。
A.新中国成立B.西藏和平解放
C.社会主义改造完成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4.
下列各项属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有(   )
①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②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③确定了国徽 
④任命周恩来为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
A.①③④B.①②C.②③④D.①②③
5.
“斗地主”已经成为现在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游戏,使“地主”退出历史舞台的变革是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文化大革命
D.改革开放
6.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几次重大调整,其中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的有()
①土地改革 ②农业合作化 ③人民公社化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7.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8.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9.
建国初期,***指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
A.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B.优先发展重工业
C.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D.大力发展农业
10.
1956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新中国取得的主要成就有(    ) 
①“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发动起来 
②基本完成三大改造,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③中共八大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了重要成果 
④土地改革的完成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
11.
20世纪80年代,意大利记者奥林爱娜·法拉奇采访中国领导人时问:“中国以后怎样才能避免‘文化大革命’式的悲剧出现?”假设你是中央领导人,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
A.只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就可避免
B.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可避免
D.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2.
有资料表明,十年“文革”时期国民收入损失了5000亿元,这超过了建国后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A. 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 B. 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C. 各级政府机构瘫痪 D. 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
13.
崭新的词语属于崭新的时代,下岗与再就业是一对新词语,它们反映的时代现象是( )
A.加强法制建设B.农村经济改革C.知识经济D.国有企业改革
14.
它是最早成为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中国共产党也从这里开始踏上革命征程。今天,它已经成为长江流域经济起飞的龙头。它是(  )
A.北京B.厦门C.福州D.上海
15.
下图是大庆某一中学历史教师在20世纪末的一张工资条,他发现那一时期的工资条与几年前相比有几项新增内容(如图所示)。通过这张工资条能反映出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 (  )
A.国有企业改革新突破B.义务教育的普及
C.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D.对外开放的深入
16.
1992年邓小平南巡来到深圳。一次散步后,市领导建议从原路返回,邓小平却坚持走另一条路,并风趣地说“我不走回头路!”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指中国应该(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开始设立经济特区
C.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路D.扩大企业自主权
17.
“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诗歌中的“喜事”指(  )
A.抗日战争胜利B.西藏和平解放C.“一国两制”提出D.香港、澳门回归
18.
如图是题目为“回来吧,就缺你了!”的漫画。画中的“母亲”怀抱中有两个“孩子”,正等待另一个“孩子”回来。被等待的“孩子”应是

A. 西藏
B. 香港
C. 澳门
D. 台湾
19.
在“一国两制”基础上回归的香港和澳门,其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A.主权归属B.经济制度C.社会制度D.社会生活
20.
在1971年的冬天,***曾经兴致勃勃地说:“今年我们有两大喜事。”其中一件指的是林彪反革命集团的垮台,而另一件最有可能指的是(  )
A.中国参加万隆会议B.中美关系正常化
C.“四人帮”倒台D.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2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请问科教兴国战略的奠基工程是(  )
A.八六三计划B.五个一工程C.发展高等教育D.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22.
邓小平曾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这些东西)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这些东西”是指( )
A.大庆油田B.“籼型杂交水稻”
C.“两弹一星”D.“863”计划
23.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继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开始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先列的标志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导弹核武器研制成功
C.“东方红”卫星遨游太空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24.
促使西欧封建制度产生的历史事件是(  )
A.梭伦改革B.查理马特改革C.丕平献土D.城市获得自治权
25.
通过对拜占廷帝国兴衰的学习,我们得到深刻启示:一个国家要发展、强盛必须坚持(  )
A.固步自封B.夜郎自大C.闭关锁国D.开拓进取
26.
中国古代纪年方法主要有年号纪年、干支纪年等,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国际通行的公元纪年,这一纪年法与下列哪位人物有关( )
A,耶稣    B.释迦牟尼    C.孔子    D.穆罕默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