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通渭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077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7/22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西方国家的福利体系。

材料二 西方主要国家的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971年)。

(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有何特点?
(2)“福利国家”出现后,有人宣称:“为每日的面包而斗争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也有人认为:“高福利国家和经济增长势不两立。”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福利国家”的认识。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背本而趋末……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二 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故有四五千斤所造之洋船,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论南洋事宜》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怎样的经济政策?在封建社会早期它起到怎样的作用?
(2)材料二反映了清政府的什么政策?
(3)两则材料反映的政策产生的相同的不利影响是什么?

2.单选题(共7题)

3.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它的前身是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欧洲共同体
D.关贸总协定
4.
清代前期实行“海禁”政策,只开一处对外通商。此处是
A.上海
B.广州
C.天津
D.厦门
5.
工业革命的核心是动力的革命。下列体现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动力变化的是
A.蒸汽机车
B.多桅帆船
C.珍妮纺纱机
D.汽车
6.
英国议会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外国商品输入英国,或英国商品输出到外国,只许用英国船装载或用输入国或输出国的船只装运,否则一律禁止输入英国。”该条例
A.促发英西战争
B.导致英法七年战争
C.遭到荷兰反对并引发冲突
D.标志着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7.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的直接原因是(  )
A.迫于列强的压力B.决定实业救国
C.洋务运动的推动D.解决财政危机
8.
“一铲能铲千层岭,一担能挑两座山,一炮能翻万丈崖,一钻能通九道湾。”这是某一时期在中国某地流行的口号。该史料作为直接论据,可以说明
A.“一五”计划的超前完成
B.“大跃进”的“浮夸风”
C.“文革”的严重错误
D.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9.
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从此,中国的经济体制逐步迈向
A.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
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