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1课后练习卷:5.2 外交关系的突破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10761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7/28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1960年,尼克松说:“我愿意非常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以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接纳共产党中国进入联合国。依照联合国宪章,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有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
材料二1971年,尼克松又说:“正如我在过去三年多次指出的那样,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七亿五千万人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我谋求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新的关系的行动不会以牺牲我们的老朋友的利益为代价,这个行动不是针对其他国家的。”
(1)材料一反映了尼克松怎样的对华态度?他阻挠中国进入联合国的理由是否成立?请说明原因。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尼克松对华态度有了什么变化?为何会发生这一变化?尼克松在执行对华政策时有何具体表现?
2.
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了70年代初期,这种印象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促使美国人对中国人印象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B.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国科技领先,民主制度日益完善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国力增强

2.单选题(共14题)

3.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被称为“破冰之旅”,主要依据是
A.日本对中国改变敌对态度
B.中日正式实现邦交正常化
C.日本公开承认新中国政权
D.中日间经济文化交流加强
4.
在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外交上获得划时代的胜利,这是指
A.美日等国保留台北席位的提案被废置
B.美国的“双重代表权”方案被否决
C.中国代表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获得大会的通过
D.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5.
和解是一个进程,是各方在共同努力下,创造性地实现了冲突的转换。著名和平学家约翰·保罗·莱德里奇认为:和平、真相、正义、宽恕是和解的核心要素。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是中日和解的重要里程碑。中日双方和解最重要的基础是
A.日本放弃敌视中国的政策
B.日本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C.日本对侵华战争深刻反省
D.日本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6.
下图是1972年9月25日,日本政府首相田中角荣向周恩来敬酒的镜头。当田中角荣谈到茅台酒很好喝时,周恩来说:“茅台酒比‘伏特加’好,不上头,疲劳的时候喝一点能起振奋作用。你觉得好喝我们送一点给你,把你的‘威士忌’改成茅台。”周恩来的本意是
A.伏特加是苏联的酒,不好喝并且容易上头
B.美国的威士忌酒好喝,但不如中国的茅台
C.日本应该与美国断交,改与中国建交
D.中国真诚欢迎与各国发展友好关系,日本也应该拿出诚意
7.
基辛格,见证中美外交风云的“活化石”,在其著作《论中国》中指出中美之间的合作关系“对全球的稳定与和平至关重要”,如果两国之间进入“冷战”状态,“将阻止太平洋两岸一代人的进步”。下列有利于中美两国共同发展的事件是
A.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朝鲜战争的爆发
C.美国向联合国大会提出“双重代表权案”
D.1972年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8.
20世纪70年代使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A.美苏争霸出现苏攻美守的态势
B.西欧、日本成为美国的有力竞争对手
C.广大亚非拉国家取得独立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9.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回忆录中写道:“我的飞机刚刚起飞,电传打字机就传来消息:我们在联合国保持台湾席位的那场战斗打输了。周恩来后来告诉我,在我刚要离开之前,他已经知道了联大表决的结果,但他不愿意第一个告诉我,怕我难为情。”这段文字中“那场战斗”是指
A.否决新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美国反对新中国和台湾同时参加联合国
C.中国大陆和台湾实行“三通”威胁到美国利益
D.美国反对新中国取代台湾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0.
针对第26届联合国大会投票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美国舆论认为,这是美国自联合国成立以来遭到的最惨重的失败。这是因为该事件
A.表明美国霸权遭到世界抵制
B.加剧了中美两国间的对抗
C.打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
D.促使美国改变了对华政策
11.
有学者认为,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真正起决定性、直接作用的是中国政府和国际环境。对“国际环境”理解正确的是
A.两极格局的瓦解
B.中国大国身份的确立
C.中美关系的改善
D.日本的国际地位下降
12.
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发表这一声明意在
A.缓和中美关系,集中对抗苏联
B.承认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C.缓和中美关系,促进中国统一
D.承认封锁新中国政策的错误;
13.
1969年,台湾同65个国家保持着“外交关系”,到1974年10月,只有32个国家同台湾有“外交关系”,此后承认“中华民国”的国家数目还在继续下降。材料所述趋势从侧面反映出
A.海峡两岸达成了重要共识
B.中美之间已建立外交关系
C.祖国统一大业遭遇了挫折
D.新中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
14.
20世纪70年代,日本民间兴起“熊猫热”“茅台热”“京剧热”“杂技热”“日中永世友好”“日中不再战”逐渐成为日本对华舆论的主流。据此可知
A.中日经济交往升温促进文化交流
B.邦交正常化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C.经济文化交流为邦交正常化创造条件
D.中国改革开放扩大了国际影响
15.
1971年,周恩来在接见来访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时说:“你们这次来,打开了两国人民友谊的大门。”这反映出当时中美关系解冻的特点是
A.以民促官B.国际推动
C.官方交流D.以官带民
16.
尼克松在其对华政策报告中说:“中国是一个伟大的生气勃勃的民族,不应该继续孤立在国际大家庭之外,从长远来说,如果没有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的力量,要建立稳定的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他讲这番话的主要目的是
A.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
B.主张和中国建立和平共处的外交关系
C.阐明中国对稳定国际关系的重要性
D.阐明中国在国际关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3.选择题(共2题)

17.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下列现象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相符的是(  )
18.

支原体感染引起的传染性尿道炎较难治愈.如图是支原体细胞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