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中国农业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与此同时,传统经济政策却出现了背离世界发展大势的趋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2)根据材料二、三,概况清政府奉行的经济政策。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政策给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后果。
材料一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中多一工作之人,则田亩中少一耕稼之人”。——《大清会典事例》
材料三 1757年,清政府关闭厦门、宁波等港口,只留广州一处与外国进行贸易,并规定不许中国官吏与外商直接贸易,由十三行办理一切进出口贸易。——冷鹏飞《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形态研究》
(1)材料一中的“本”“末”各指什么?(2)根据材料二、三,概况清政府奉行的经济政策。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政策给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后果。
2.单选题- (共30题)
3.
1954年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进一步缓解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有关国家在瑞士举行国际会议,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出席。这次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
B.上海合作组织峰会 |
C.万隆会议 |
D.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
4.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了关于计划访问北京的声明:“我深信所有国家都会从缓和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中得到好处。”此后,他的北京之行
A.推动了新中国重返联合国 |
B.开启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
C.消除了中美之间的政治分歧 |
D.实现了中美两国的正式建交 |
5.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他的发言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热烈赞扬和拥护。这次会议是
A. 雅尔塔会议
B. 布雷顿森林会
C. 万隆会议
D.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A. 雅尔塔会议
B. 布雷顿森林会
C. 万隆会议
D.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6.
下图是中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开怀大笑的照片,极富感染力,“乔的笑”是因为

A.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1971年中国的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C. 1972年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D. 1979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A.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1971年中国的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C. 1972年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D. 1979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9.
如下图所示,2003年3月,美国宣布对伊拉克发动战争,其欧洲盟国所持态度不一。这实际上反映出


A.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
B.欧盟唯美国马首是瞻 |
C.法、德欲与俄罗斯结盟 |
D.美国已建立起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
15.
当欧洲国家走向联合,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当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在改革开放中日益强大;当东欧发生剧变,苏联最终解体,而目前新的世界格局却尚未形成,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
A. 以欧洲为中心的发展趋势 B. 两极格局
C. 单极世界的发展趋势 D. 多极化趋势
A. 以欧洲为中心的发展趋势 B. 两极格局
C. 单极世界的发展趋势 D. 多极化趋势
16.
二战后西欧地位一落千丈,有识之士认为,西欧各国只有消除仇恨和战争,走联合发展道路,才能重塑昔日辉煌。为此西欧在1967年成立
A.欧洲共同体 |
B.欧洲煤钢共同体 |
C.欧洲经济共同体 |
D.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
17.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宋代的东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从中可见
A.社会风气日益恶化 |
B.经营方式多样化 |
C.商业活动打破时间限制 |
D.百姓皆重商轻农 |
20.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宋朝时的中国正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不过……这一潜在的可能从未实现。”“从未实现”的根本原因是
A.君主专制制度 |
B.闭关锁国政策 |
C.程朱理学 |
D.自然经济 |
21.
下列选项是对图8(北宋纸币铜板拓片)所示相关货币的解读,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A.该货币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
B.该货币的使用仅限在对外贸易方面 |
C.该货币此后成为我国主要流通货币 |
D.该货币的出现说明抑商政策已改变 |
25.
“给耕地合理施肥,耕翻土地到一定深度,在适当的季节播种,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以获取最大的收获。”材料反映的我国古代农耕经济的特点是
A.刀耕火种 | B.男耕女织 | C.铁犁牛耕 | D.精耕细作 |
30.
雍正皇帝认为:“朕观四民(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这段材料体现的经济政策是
A. 海禁 B. 重农抑商
C. 工商皆本 D. 盐铁官营
A. 海禁 B. 重农抑商
C. 工商皆本 D. 盐铁官营
31.
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
A. 禁止走私贩运 B. 抑商、海禁
C. 重农抑商 D. 保护森林、渔业资源
A. 禁止走私贩运 B. 抑商、海禁
C. 重农抑商 D. 保护森林、渔业资源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30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