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辽宁省丹东市第七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1072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5/18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位美国高级将领在分析一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时说:“我们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一个错误的地点,和一个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材料二: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的回忆录
材料三: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列强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返了……
——彭德怀
(1)材料一中“战争”是针对哪个国家发起的?我国为什么要参加这场战争?参加这场战争的中国部队的名称是什么?
(2)材料二中“停战协定”指的是什么?
(3)在这场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请说出其中的两个代表的名字。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西方侵略者列强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返了”?
2.
请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⑴图1、图2分别是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区旗。这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回归是我国哪一创造性构想的成功实践?这一创造性构想的提出者是谁?除这两个特别行政区外,这一构想还适用于解决哪一地区的问题?
⑵2017年是图1代表的特别行政区回归祖国多少周年?
⑶请说说这两个地区的问题得以顺利解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政府为打破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遏制,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条件,开展了积极的外交活动。1954年我国同印度和缅甸共同倡导了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材料二:“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这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代表在一次重要国际会议上的精彩发言,赢得了与会各国的普遍赞扬。
材料三: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到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请回答:
⑴材料一“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指的是什么?这个基本原则在当今时代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什么?
⑵材料二中这次重要的国际会议指的是什么?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的人是谁?
⑶材料三中“联合国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是在哪一届联合国大会上?“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的时间是哪一年?
⑷结合上述材料,说说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取得辉煌外交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⑸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新时期的中国应怎样与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呢?

2.列举题(共2题)

4.
列举我国最早和最大的两个经济特区。
5.
列举 “两弹一星”中的两弹。

3.选择题(共21题)

6.
新中国第一部展示国家宏伟建设蓝图,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大宪章是 (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民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7.
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被废除的标志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全国领土基本解放
C.国内反革命势力基本上被肃清D.土地改革的完成
8.
让“中国人民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共产党成立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9.
1951年,以和平方式获得解放;20世纪60年代初,废除农奴制;今天,她更加繁荣富庶。“她”是( )
A.新疆B.广西C.西藏D.宁夏
10.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给党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有( ) 
①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 ②民主与法治被肆意践踏 
③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   
④阻滞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大发展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1.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
A.《临时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2.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
A.新中国的成立B.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公布
C.“一五”计划的实施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3.
四川一首歌谣写到“稻米赶黄豆,黄豆像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有人大;花生像山芋,山芋超冬瓜”这首歌谣出现于( )
A.农业合作化时期B.“文化大革命”时期
C.“大跃进”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14.
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的科学称谓是在中共(   )
A.十三大B.十四大C.十五大D.十六大
15.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称赞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一五”计划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6.
我们党和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 ( )
A.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B.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掀起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D.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
17.
随着改革开放地不断深入发展,现在我国已经形成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 )
A.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18.某烷烃汽化后的体积为2 mL,在一密闭容器中与16 mL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前后均为相同状态)。
19.某烷烃汽化后的体积为2 mL,在一密闭容器中与16 mL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前后均为相同状态)。
20.
新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
A. 注重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     B.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C. 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原则 D. 少数民族享有比汉族更多的权利
21.
APEC 的含义是( )
A. 亚太经合组织 B. 世界贸易组织
C. 上海合作组织 D.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
22.
“东方魔稻”的培育者是 ( )
A.侯德榜B.王淦昌C.钱学森D.袁隆平
23.
中国人实现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是在( )
A.第23届奥运会上B.第24届奥运会上
C.第25届奥运会上D.第26届奥运会上
24.
20世纪80年代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是( )
A.设立学位制度B.发展高等教育
C.普及九年义务教育D.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
25.
某校开展了别开生面的“品对联韵味,析国策战略”的主题活动。下列问题中最适合对联“科技繁荣千秋旺,教育发展百业兴”的横批是( )
A. 科教兴国 B. 依法治国 C. 改革开放 D. 振兴经济
26.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是( )
①养老  ②医疗  ③失业保险  ④社会救济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4.填空题(共6题)

27.
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杰出科学家是______
28.
新中国成立后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9.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
30.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
31.
我国走上科技强军之路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
32.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通过的一项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是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列举题:(2道)

    选择题:(21道)

    填空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7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