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位美国高级将领在分析一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时说:“我们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一个错误的地点,和一个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材料二: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的回忆录
材料三: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列强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返了……
——彭德怀
(1)材料一中“战争”是针对哪个国家发起的?我国为什么要参加这场战争?参加这场战争的中国部队的名称是什么?
(2)材料二中“停战协定”指的是什么?
(3)在这场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请说出其中的两个代表的名字。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西方侵略者列强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返了”?
材料一:一位美国高级将领在分析一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时说:“我们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一个错误的地点,和一个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材料二: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的回忆录
材料三: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列强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返了……
——彭德怀
(1)材料一中“战争”是针对哪个国家发起的?我国为什么要参加这场战争?参加这场战争的中国部队的名称是什么?
(2)材料二中“停战协定”指的是什么?
(3)在这场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请说出其中的两个代表的名字。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西方侵略者列强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返了”?
2.
请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⑴图1、图2分别是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区旗。这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回归是我国哪一创造性构想的成功实践?这一创造性构想的提出者是谁?除这两个特别行政区外,这一构想还适用于解决哪一地区的问题?
⑵2017年是图1代表的特别行政区回归祖国多少周年?
⑶请说说这两个地区的问题得以顺利解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⑴图1、图2分别是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区旗。这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回归是我国哪一创造性构想的成功实践?这一创造性构想的提出者是谁?除这两个特别行政区外,这一构想还适用于解决哪一地区的问题?
⑵2017年是图1代表的特别行政区回归祖国多少周年?
⑶请说说这两个地区的问题得以顺利解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政府为打破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遏制,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条件,开展了积极的外交活动。1954年我国同印度和缅甸共同倡导了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材料二:“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这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代表在一次重要国际会议上的精彩发言,赢得了与会各国的普遍赞扬。
材料三: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到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请回答:
⑴材料一“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指的是什么?这个基本原则在当今时代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什么?
⑵材料二中这次重要的国际会议指的是什么?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的人是谁?
⑶材料三中“联合国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是在哪一届联合国大会上?“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的时间是哪一年?
⑷结合上述材料,说说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取得辉煌外交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⑸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新时期的中国应怎样与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呢?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政府为打破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遏制,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条件,开展了积极的外交活动。1954年我国同印度和缅甸共同倡导了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材料二:“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这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代表在一次重要国际会议上的精彩发言,赢得了与会各国的普遍赞扬。
材料三: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到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请回答:
⑴材料一“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指的是什么?这个基本原则在当今时代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什么?
⑵材料二中这次重要的国际会议指的是什么?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的人是谁?
⑶材料三中“联合国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是在哪一届联合国大会上?“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的时间是哪一年?
⑷结合上述材料,说说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取得辉煌外交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⑸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新时期的中国应怎样与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呢?
2.列举题- (共2题)
3.选择题- (共21题)
10.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给党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有( )
①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 ②民主与法治被肆意践踏
③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
④阻滞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大发展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①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 ②民主与法治被肆意践踏
③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
④阻滞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大发展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3.
四川一首歌谣写到“稻米赶黄豆,黄豆像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有人大;花生像山芋,山芋超冬瓜”这首歌谣出现于( )
A.农业合作化时期 | B.“文化大革命”时期 |
C.“大跃进”时期 | D.改革开放时期 |
15.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称赞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C.“一五”计划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17.
随着改革开放地不断深入发展,现在我国已经形成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 )
A.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C.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
D.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
25.
某校开展了别开生面的“品对联韵味,析国策战略”的主题活动。下列问题中最适合对联“科技繁荣千秋旺,教育发展百业兴”的横批是( )
A. 科教兴国 B. 依法治国 C. 改革开放 D. 振兴经济
A. 科教兴国 B. 依法治国 C. 改革开放 D. 振兴经济
4.填空题- (共6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列举题:(2道)
选择题:(21道)
填空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7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