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1071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5/25

1.综合题(共1题)

1.
电视剧《老农民》自2014年12月起在各大卫视播出,该剧讲述了山东黄河岸边麦香村农民从土地改革一直到改革开放的今天,这60多年的历史,60多年,沧桑巨变,麦香村的发展就是中国广大农村的一个缩影。请你读剧情(一定要读)、看剧照(一定要看),学历史。

请回答:
(1)第3集 麦香村沸腾了,人们欣喜若狂,奔向属于自己的土地。使麦香村沸腾,人们欣喜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请你简述这一事件的意义?

(2)第5集 数九寒天,麦香村的农民在地里却干得热火朝天。请观察剧照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这一时期,中国和美国两国之间的关系怎样?请任举一例说明。中美两国之间的这种关系一直持续了大约多长时间?(不必具体,约数即可)改善这一关系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3)第11集 麦香村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在本集(11集)里,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与第3集里农民与土地的关系相比,有何不同?你认为哪种形式更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请说明理由。
(4)第17集 麦香村这一年很热闹,先是队长牛大胆带头砸烂自家的锅拿去炼钢铁,随后就是农民赋诗庆祝小麦亩产过万斤。请观察剧照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本集表明当时中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出现了两次重大失误,是哪两次重大失误?产生了怎样的恶劣影响?
(5)第49集 麦香村粮食大丰收,在深圳打工的牛大胆的女儿麦花也回了家。

麦香村的农民能够舒心地在自己的地里干活,得益于什么政策的实行?请简单说说这一政策的积极作用。麦花为什么能够在深圳学到很多知识?就当时而言,除深圳外,还有哪些地区和深圳一样。

2.选择题(共20题)

2.
从开国大典到三大改造,再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港澳回归、中国梦的提出,这是一条( )
A.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实现民族振兴的道路B.中国人民反对侵略实现民族独立的道路
C.中国人民历经万千劫难痛苦挣扎的道路D.民主法制健全经济发展完全正确的道路
3.
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有一首歌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A.三大改造完成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D.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4.
某同学对中国现代史出现的各个重要“时期”作了一个归纳,在其整理的笔记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帮他找出来( )
A.开国大典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B.三大改造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1966—1976,是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时期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5.
英雄邱少云为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在( )
A.北伐战争战场上B.抗日战争战场上
C.解放战争战场上D.抗美援朝战场上
6.
西藏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 )
A.1949年9月B.1949年10月C.1951年5月D.1951年10月
7.
晓月同学在爷爷的茶缸上面看到一行红字“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万岁”,就问爷爷这行字是什么意思,爷爷就给她讲起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爷爷讲的历史,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
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B.周恩来.邓小平扭转了经济的下滑
C.***逝世D.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
8.
下图是一张历史漫画图片,它最能反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哪一种错误( )
A.高指标B.瞎指挥
C.浮夸风D.共产风
9.
1953~1956年我国出现下图所示农业经济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10.
“经济特区成功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外资企业不但为中国政府提供了大量税收,还为中国引入先进生产管理技术。”这段话概述了经济特区
A.建立的目的B.发展的过程C.发挥的作用D.建立的原因
11.
1980年,打开我国对外开放突破口的是
A.建立4个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14个城市
C.设立海南岛经济特区
D.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12.
下列关于我国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正确的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经济开放区——内地
C.经济特区——内地——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
D.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
13.
1984年青岛海尔集团成立,它以创新为核心,努力建立灵活、高效的现代企业运行机制。同年,上海电声总厂发起组建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在本公司职工中发行股票。在政策上能够为这些企业的改革提供有力支持的是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一国两制”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4.
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强调“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下列有关“求同存异”方针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达到团结的目的
②促进了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③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④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
15.
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以周恩来总理为封面人物,并在封面上写着:( )
“The Chinese are coming”。美国人发出这样感慨的主要原因是
A.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新中国重返联合国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美国乒乓队访华
16.
下图是1949-2009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从图中可看出有三次建交高峰,其中新中国出现第二次建交高峰的直接原因是
A.中苏建交
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中美关系的改善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7.
目前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
A.武力解决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民族区域自治D.“入联公投”
18.
周恩来总理曾说:“我们再等它三年、五年……等我们的力量强大了,再进去不迟。总有一天要请我们进去。”他说的“请我们进去”是指
A.中印建交B.出席万隆会议C.重返联合国D.中美建交
19.

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从猿到人的进化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

20.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振兴科技和繁荣经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所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A.制定八六三计划B.恢复普通高校入学制度
C.实施五个一工程D.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展高等教育
21.
德国《汉诺威汇报》曾就我国70年代某项重大科技成就发表评论:中国正在奋起直追,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经济正在迅速崛起的国家的实力。这项科技成就是指( )
A.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B.“东方红1号”卫星的发射成功
C.“神舟5号”飞船的往返成功D.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