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钦南区犀牛角中学2017年春季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1066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5/31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面材料: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结合所学的知识请回答:
(1)此材料的出自我国哪部历史文献资料?依据此材料,我国开展了什么运动?
(2)此运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是多少?
(3)此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幅农家对联写道:“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做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
材料二 “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此翁淡泊于名利,专注于田畴。让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让人们远离饥饿。
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当年”分田与什么运动直接有关?“今岁”分田又指党在农村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中的“此翁”指的是谁?他的“改变了世界”的科研成果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2.选择题(共24题)

3.
下列关于1950年土地改革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使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集体化道路
B.彻底废除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C.到1952年底,我国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D.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4.
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准备工作的会议是( )
A.中共七大B.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5.
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被废除的标志是 ( )
A.新中国成立B.蒋家王朝覆灭
C.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
6.
“喜马拉雅山再高也有顶,雅鲁藏布江再长也有源,藏族人民再苦也有边,共产党来了苦变甜……”(歌词)迄今为止(2010年),西藏人民“苦变甜”的生活已有(  )
A.40周年B.50周年C.59周年D.61周年
7.
新中国建立后经常开展社会政治运动,这在当时人们取名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例如:钱红卫、孙建国、李援朝、周跃进等。一般而言,以上这四人中年龄最小的应该是(  )
A.孙建国B.周跃进C.李援朝D.钱红卫
8.
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60周年庆典上的镜头,与它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三大战役
B.新中国成立
C.西藏和平解放
D.土地改革
9.
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被废除的标志是(  )
A.新中国成立B.抗美援朝的胜利C.土地改革完成D.三大改造完成
10.
“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的两次“分田”指的是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C.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1.
近几年我国进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行动,而在建国初期却不是这样的,你的依据是( )
A.《土地改革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共八大D.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2.

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①、②、③代表的生物成分依次是(  )

13.
对土地改革的意义理解不正确的是
A.建立了土地公有制B.巩固了人民政权
C.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14.
1950年新中国进行了一次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这次土地
①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②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③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④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

如果|a+2|+(b﹣1)2=0,那么a+b的值是(  )

16.
“地主”这一名词象征着封建主义,在人们脑海中打下深深的烙印,这一阶级退出中国历史舞台是在( )
A. 辛亥革命 B. 开国大典 C. 1952年土地改革 D.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后
17.
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的主要意义是( )
A.掀起了土地改革的新高潮B.总结了三大改造的胜利成果
C.开创了党派之间平等协商的新形式D.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
18.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指的是
A.1946—1956年
B.1956—1986年
C.1966—1976年
D.1976—1986年
19.
一些历史名词往往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请问“大串联”、“上山下乡”、“停课闹革命”发生在
A.“文化大革命”时期B.“大跃进”时期
C.“人民公社化”时期D.整风运动时期
20.
“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是片面强调了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中的 ( )
A.多B.快C.好D.省
21.2017年9月是第40个全国“质量月”。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关键要从源头夯实质量提升的基础,尤其要强化中小企业质量主体作用。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

①有利于树立企业信誉和形象   
②更好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③就能实现商品“惊险的一跃”   
④有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2.
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是报刊上经常出现的一个词。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不包括 ( )
A.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C.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D.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23.浸泡在一定浓度的KN03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后又出现质壁分离复原.以下对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的解释错误的是(  )
24.
***在《水调歌头、游泳》中写道:“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句诗描述的是哪座桥的宏伟气势(    )
A.南京长江大桥B.郑州黄河大桥
C.武汉长江大桥D.钱塘江大桥
25.
1936年苏联颁布宪法,宣布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成立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的完成D.西藏和平解放
26.
四川一首歌谣写到:“稻米赶黄豆,黄豆像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有人大;花生像山芋,山芋超冬瓜。”这首歌谣出现于
A.农业合作化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