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海南省红林学校度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下)期中考试测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1064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5/23

1.综合题(共2题)

1.
2017年“七一”前夕,符老师让学生以“风雨同舟九十六年”为主题,开展中国共产党党史知识竞赛活动。下面是符老师为此编制的部分试题,请你运用所学知识,提供准确答案。
(1)1949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北平召开了什么会议?选举谁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2)为保家卫国,新中国成立不久就参与了哪一战争?取得怎样的结果?
(3)为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我国于1953年实施了什么计划?这一计划取得什么成果?(列举一项即可)
(4)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分别指出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
(5)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此,你有何感言?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元旦社论
材料二 “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1958年6月21日社论
材料三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实现四个现代化,大幅度地提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1979年元旦社论
(1)据材料一,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错误(问题)是什么?
(3)据材料三,指出“战略转变”后党的工作重心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选择题(共16题)

3.
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的抗美援朝、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
A.恢复了国民经济B.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C.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D.消灭了地主阶级
4.
“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镇压反革命的胜利
D.抗美援朝的胜利
5.
与下图相关联的大事件为: ( )
A.《共同纲领》的制定B.西藏和平解放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D.中共八大召开
6.
1950年10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说:“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认为我们应该
A.开国大典
B.抗美援朝
C.“大跃进”运动
D.实行“一五”计划
7.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材料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8.
学者任继愈曾经感慨地写道:“经过百年的奋斗,几代人的努力,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他感慨的历史事件是
A.新中国成立B.土地改革完成
C.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9.
1953年11月30日,中国第一根钢轨在鞍山钢铁公司诞生。这一成就的取得主要是因为: ( )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B.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完成
C.“大跃进”运动的兴起D.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
10.
“红卫兵”﹣﹣一个狂热的名词!它,曾经是荣耀的化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头戴绿军帽、身着绿军装、腰间束武装带、左臂佩红袖标,手握红宝书。当红卫兵像流星般划过中国的政治天空之后,留下了一段历史,这段历史是
A.改革开放时期
B.人民公社化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11.
不同时期流行着不同的话语。请将下列词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照先后顺序排列: ( )
①多快好省 ②“改革开放” ③“打倒一切” ④“两个凡是”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④③②①D.①③④②
12.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的标志性事件是
A.一五计划任务完成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大跃进”运动开始D.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13.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制取乙酸乙酯的过程,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实验任务。

[实验目的]制取乙酸乙酯

[实验原理]甲、乙、丙三位同学均采取乙醇、乙酸与浓硫酸混合共热的方法制取乙酸乙酯。

14.
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出现的失误有()
①“一五”计划   ②三大改造   ③大跃进   ④人民公社化运动   ⑤文化大革命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③④⑤
15.
当前,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 )
A.上海浦东B.广东深圳C.海南D.河北雄安
16.
红林学校八年级刘明同学出了一期关于中国共产党党史的板报,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中共“十二大”——提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B.中共“十三大”——确定了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
C.中共“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开始建立经济特区
D.中共“十五大”——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17.
作为世纪伟人,邓小平同志有许多理论的创新,在邓小平理论中,最能体现出他的创新思想的理论有: ( )
①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②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 
③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④发展才是硬道理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D.③④
18.
正确的思想路线是社会发展的灵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 )
A.改革开放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