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苏省射阳县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1061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6/9/26

1.综合题(共2题)

1.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目前,党和政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
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以上四幅图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 大会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材料三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何时开始执行?
(2)材料二是哪一年哪次会议上制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3)材料三是哪一年提出来的社会主义总路线?之后“左”的错误严重泛滥,其表现是什么?

2.选择题(共14题)

3.
1951年我国民族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是(  )
A.西藏和平解放B.抗美援朝开始C.新中国成立D.土地改革完成
4.
在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谱写了一曲曲英雄的赞歌,下列人物中属于抗美援朝中涌现出来的英雄模范人物是(   )
①黄继光
②王进喜
③邱少云
④邓稼先
A.①③B.②③
C.②④D.①④
5.
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选项直接有关(  )
A.进行了土地改革B.粉碎了“四人帮”
C.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
下图反映了60多年前让我们中国人感到扬眉吐气的历史时刻。这一历史时刻指的是 ( )  
A.庆祝抗日战争胜利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接见红卫兵D.庆祝香港回归
7.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
A.没收资本家的财产B.实行公私合营
C.组织生产合作社D.开展合作化运动
8.
下表中1957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工农业生产情况统计表(单位:亿元)
年份
1952年
1957年
工业总产值
343.3
783.9
农业总产值
483.9
604.0
工农业总产值
827.2
1387.9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改革开放的实行
D.经济困难后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9.
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犯过“左”的或“右”的错误,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
A.20世纪50年代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 
B.20世纪50年代发动的大跃进运动
C.20世纪50年代发动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10.
“洋布、洋钉、洋马、洋油”这些带洋字的东西己经深深留在那个年代,那么我国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结束了“洋油”历史的标志是(  )
A.大庆油田的建成 B.胜利油田的建成
C.一五计划的完成 D.三大改造的完成
11.
某班同学准备举行“一五计划成果展示会”。他们搜集到了以下资料,哪一项不适合采用(  )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B.第一批国产喷气式飞机
C.武汉长江大桥D.葛洲坝水利工程
12.
下列有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八大相同点阐述错误的是(  )
A.建国后召开的党的会议B.重视经济,都大力发展生产力
C.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D.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13.
原苏联总理雷日科夫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正在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 )
A.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道路D.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
14.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它在中共党史上的地位类似于(  )
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
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五大
1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不包括(  )
A.改变单一的管理模式B.有利于解放社会生产力
C.克服分配上平均主义D.从根本上改变所有制形式
16.
(题文)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  )
A.实现工作重心转移
B.增强农村和城市经济活力
C.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