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历史兴趣小组的组员们通过学习,知道了工业革命首先是从英国兴起的,这个大西洋的岛国还是较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之一,他们在征得家长的同意后,开始了“探究英国历史”的旅程,让我们参与他们的活动,共享他们的成果吧。
活动一:走近莎士比亚
(1)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请你列出他的被称为“四大悲剧”的作品。
活动二:回放革命场景
材料 1649年1月30日,在伦敦白厅前的广场上,人山人海,人们等待着一场断头的刑罚,受刑的就是被议会宣判为“暴君、杀人犯和国家公敌”的国王。
(2)材料描述的历史画面中被处死的是哪位国王?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最终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
活动三:体验科技成就
(3)在科技馆中同学们看到了以下几种机器,请写出它们名称和发明者(改进者)。

活动四:再论强国之因
(4)从政治经济角度,试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原因。
活动一:走近莎士比亚
(1)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请你列出他的被称为“四大悲剧”的作品。
活动二:回放革命场景
材料 1649年1月30日,在伦敦白厅前的广场上,人山人海,人们等待着一场断头的刑罚,受刑的就是被议会宣判为“暴君、杀人犯和国家公敌”的国王。
(2)材料描述的历史画面中被处死的是哪位国王?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最终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
活动三:体验科技成就
(3)在科技馆中同学们看到了以下几种机器,请写出它们名称和发明者(改进者)。

活动四:再论强国之因
(4)从政治经济角度,试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原因。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创新
材料一

(1)与图1人物有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图2人物创立的革命理论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举一例这一理论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名称?
制度创新
材料二 规定国王必须依法行使权力,无权废除法律,征税需经议会同意,议员有政治活动的自由
——摘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2)材料二所示文献标志着该国建立了什么政权?穿越时空隧道,该文献发表290年之后,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位伟人为解决祖国的统一,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什么伟大构想?
思想创新
材料一

(1)与图1人物有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图2人物创立的革命理论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举一例这一理论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名称?
制度创新
材料二 规定国王必须依法行使权力,无权废除法律,征税需经议会同意,议员有政治活动的自由
——摘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2)材料二所示文献标志着该国建立了什么政权?穿越时空隧道,该文献发表290年之后,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位伟人为解决祖国的统一,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什么伟大构想?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材料二: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材料三: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长勒提尔,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
——摘自哥伦布日记
(1)材料一中在意大利什么思想使人觉醒,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2)依据材料二简要概述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什么?
(3)哥伦布的航海活动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指出材料三中哥伦布关于地理位置叙述的一处错误,并加以改正。从材料中找出反映哥伦布航海活动的目的。
(4)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人类迈入近代社会有何共同影响?
材料一: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材料二: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材料三: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长勒提尔,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
——摘自哥伦布日记
(1)材料一中在意大利什么思想使人觉醒,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2)依据材料二简要概述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什么?
(3)哥伦布的航海活动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指出材料三中哥伦布关于地理位置叙述的一处错误,并加以改正。从材料中找出反映哥伦布航海活动的目的。
(4)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人类迈入近代社会有何共同影响?
4.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二 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材料三 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什么文件?
(2)材料二出自什么文件?
(3)材料三颁布于哪次资产阶级革命中?
(4)上述三则材料所表达的共同核心内容是什么?它反映了怎样的时代发展要求?
材料一 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二 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材料三 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什么文件?
(2)材料二出自什么文件?
(3)材料三颁布于哪次资产阶级革命中?
(4)上述三则材料所表达的共同核心内容是什么?它反映了怎样的时代发展要求?
2.选择题- (共30题)
6.
有专家在研究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历史地位时说:“大学的形成对中世纪城市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它刺激了城市的贸易,另一方面大学使所在城市的影响不断扩大,这样就能进步吸收新的居民,而在当时,居民人数的多少是衡量城市是否繁荣的标志之一。”下面对此叙述的理解有误的是
A.大学的形成促进了城市自治 |
B.大学的形成刺激了城市的贸易 |
C.大学的形成直接使城市更加繁荣 |
D.大学的形成使城市的影响力扩大 |
12.
6世纪中叶,查士丁尼大帝主持编纂《民法大全》期间,重金悬赏各地法学家前来献策。下列四人的主张最有可能被采纳的是
A.甲呈献据称是帝国前期皇帝编纂的《十二铜表法》 |
B.乙上书皇帝主张“君权神授”和“按律量刑” |
C.丙建议政府保护自由民的财产不可侵犯 |
D.丁提出罗马法律不适用于外邦人的主张 |
13.
穿越时空隧道,小王通过经商来到古希腊雅典,这里正在召开公民大会,人们纷纷涌向会场,当小王想进入会场时却被拒之门外.你认为被拒之门外最有可能主要因为小王是
A.商人 |
B.妇女 |
C.外邦人 |
D.成年男性公民 |
14.
在中世纪的西欧,经常会有人因为思想上的创新而被当作“异端”,从而受到教会的审判。这种现象实际上体现的是( )
A.罗马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 B.罗马教皇的权利凌驾于王权之上 |
C.在中世纪的精神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于一切 | D.西欧的等级制度森严 |
15.
“我们的政体并不与其他人的制度相敌对。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的榜样。我们的政体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大多数人手中……”这段话赞美的是
A.伯利克里的统治 |
B.亚历山大的统治 |
C.屋大维的统治 |
D.恺撒的统治 |
16.
古代希腊,罗马是西方文明之源。下列有关古代希腊、罗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 |
B.布匿战争是希腊与迦太基之间的战争 |
C.雅典曾是希腊重要的城帮 |
D.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 |
22.
有人说14世纪和16世纪分别是发现“人”和“世界”的时代。这两个发现分别是指
A.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 B.文艺复兴 新航路开辟 |
C.文艺复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新航路开辟 |
25.
美国资产阶级革命与英法两国资产阶级革命不同之处在于
A. 推翻殖民统治,赢得国家独立 B. 推翻封建统治,确立君主立宪制
C. 结束封建专制,确立共和政体 D. 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民主共和国
A. 推翻殖民统治,赢得国家独立 B. 推翻封建统治,确立君主立宪制
C. 结束封建专制,确立共和政体 D. 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民主共和国
26.
比较、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能力要求之一。华盛顿、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是
A.赢得了民族独立 |
B.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进程 |
C.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
D.维护了国家统一 |
27.
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记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
A.《人权宣言》 | B.《民法典》 | C.《商法典》 | D.《刑法典》 |
28.
(题文)合作探究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某班同学以分组的形式组织了一场“评价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讨论会,下面哪一组同学的观点较全面、辩证地评价了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A.甲组 | B.乙组 | C.丙组 | D.丁组 |
32.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席卷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威力并不因此而减弱的变革。”对这场“变革”表述正确的是( )
①这场变革指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②这场变革指的是工业革命
③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缺乏彻底性 ④充分肯定了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这场变革指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②这场变革指的是工业革命
③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缺乏彻底性 ④充分肯定了工业革命的影响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3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