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1057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9/28

1.综合题(共5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11年3月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下图)。

会议的主要议程是:听取和审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和《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列席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听取并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有关报告,讨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材料二 下图

***在天安门城楼
材料三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60周年座谈会于2010年10月2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提到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说一说1949年9月在北平隆重举行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什么?
(2)材料二所反映的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3)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志愿军英雄,他们为今天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为期两天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于2010年12月21~2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系统总结了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科学谋划了“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重点研究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问题,全面部署了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1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它的推行促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2)根据材料一中的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展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原因。该运动又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4)党和人民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说明了什么道理?
3.
探究题:
小丽同学对一本旧书上的两幅图片(下图)感到十分不解:自己家种的水稻没有大人高、萝卜没有脸盆大,为什么图画上的水稻高耸入云、一个萝卜如此硕大要用毛驴来拉?这究竟是不是真实的现象?

请你进行学习探究,回答问题:
(1)“水稻齐天高”“萝卜用驴拉”的情况发生在什么历史时期?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什么现象?
(2)为什么从那以后我们没有再见到此类社会现象?它给我们留下什么历史教训?
4.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以阶级斗争为纲
C.坚持“左”的指导思想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
阅读下列材料及图片,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凤阳县群众对“大包干”的赞扬是“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转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材料二

(1)全国农村率先搞“包产到户”的典型地点是哪里?
(2)这种“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试验,逐步形成了怎样的农村改革制度?
(3)材料二中有A、B、C三个城市,其中哪一个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写出英文字母代号和名称)
(4)改革开放后,哪一决定进一步推动了上海城市的发展?目前,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2.选择题(共25题)

6.
注重历史图片的史料价值,从历史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是学习历史课程不可或缺的基本方法,下面几幅图片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
A.1950~1952年土地改革B.“大跃进”运动
C.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
7.
“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提出要继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60多年前,中央人民政府为解决新解放区广大农民的生计问题(    )。
A.开始进行土地改革
B.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C.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8.
标志着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分离走向团结,从落后走向进步的重要转折点是(    )。
A.新中国成立B.西藏和平解放
C.社会主义改造完成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9.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这里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
A.实行人民民主专政B.明确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C.确定了国旗与国歌D.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0.
下列诗句(歌词)描写抗美援朝战争的是(  )
A.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B.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11.
同学们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了以下图片资料,这些资料共同反映的学习主题是
A.八路军将士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
B.解放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
C.抗美援朝志愿军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事
D.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
12.
升旗仪式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心中总会充满自豪感和使命感。最早将五星红旗定为我国国旗的会议是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3.

同学们还记得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的惊喜吗?如图是显微镜的结构和观察的过程,请你按箭头指示的6个视野顺序,一步步地回忆当时的操作并将每一步的操作过程补充完整.(【】内填写字母)

14.
语汇有着鲜活的时代印记。与下图所示事件相符合的语汇是
A.开天辟地
B.星火燎原
C.当家做主
D.改革开放
15.

图示为临时玻片制作中的某一步骤,请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16.

图示为临时玻片制作中的某一步骤,请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17.
我国1950年开始至1952年基本完成的土地改革()
A.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B.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
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彻底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土地制度
18.

把菠菜放入沸水中煮几分钟,沸水便成了有菠菜味的“菜汤”,说明菠菜细胞被沸水杀死,细胞中的物质流到了水中。如果把菠菜浸到冷水中,则不会出现上述现象,这说明细胞中的哪一种结构阻止了物质的外流?(  )

19.
2011年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会议听取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审查了《“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和《年度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曾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该计划提出要集中主要力量(    )。
A.发展重工业B.发展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C.培养建设人才D.把生产合作社合并为人民公社
20.
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
1952年和1957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
A.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农业迅速发展B.“大跃进”运动片面发展重工业
C.“一五”计划实施使重工业迅速发展D.三年自然灾害影响农业发展
21.
下表中1957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
工农业生产情况统计表(单位:亿元)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改革开放的实行D.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22.
下图为新中国建国后某一时期的漫画,名为《刻舟称瓜》。这幅漫画反应的历史事件是(    )。
A.“大跃进”运动B.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D.农业合作化运动
23.
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我国曾出现违背经济规律、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了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局面。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大跃进”运动历时3年,没有取得任何成就
B.“大跃进”运动的主要表现是浮夸风和全民大办钢铁
C.人民公社化运动与“大跃进”运动是相伴而生的
D.人民公社化运动极大地妨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4.
在历史活动课上同学们对“文化大革命”的性质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
A.文化大动乱B.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C.制造冤假错案,破坏文物D.是一场“内乱”
25.
在社会主义建设十年探索时期,响应党的号召、率钻井队客服重重困难、打出大庆油田第一口油井、成为全国人民的楷模的是(  )
A.雷锋B.焦裕禄C.邓稼先D.王进喜
26.
老人依旧清楚地记得那个疯狂的年代:“作为学生的他,戴着红卫兵的袖章,四处张贴大字报,批斗所谓的“牛鬼蛇神”……这个年代是:
A.“大跃进”时期
B.农村人民公社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土地改革时期
27.
1945年殷氏夫妇创办糕点厂,建国后生意兴旺。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殷氏夫妇最有可能的状况是 (  )
A.继续经营,并开始把利润全部上缴国家
B.继续经营,并开始把利润的小部分上缴国家
C.不能继续经营,糕点厂被国家没收
D.不能继续经营,但可以以此获得部分收益
28.
“经济特区成功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外资企业不但为中国政府提供了大量税收,还为中国引入先进生产管理技术。”这段话概述了经济特区
A.建立的目的B.发展的过程C.发挥的作用D.建立的原因
29.
深圳是我国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A.深圳巨变说明了改革开放的正确性
B.深圳的巨变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
C.深圳已由边陲小镇发展为现代化大都市
D.深圳的经济基础很好
30.
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并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二大
C.党的十五大
D.党的十六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