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洛阳初级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1056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23

1.综合题(共2题)

1.

   共和国70年的历史进程中,多次多领域实现了跨越与转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材料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三(1972年)二月二十八日,双方在上海正式签订并发表___A___ ……的发表,在中美关系发展史上有着重要里程碑的意义。它标志着两国从长期尖锐对立开始走上关系正常化的道路,为以后两国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四 中共的政策从阶级斗争到经济改革的大转变,是中国革命手段的重大改变。确定邓小平为中国最高领导者的地位,到1978年底才实现,邓的改革程序才得以开始。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最能体现材料一 中“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材料二 文件是新中国成立后什么运动的法律依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运动对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3)材料三 中的“A”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谈谈你对“重要里程碑的意义”的理解。

(4)材料四中的“邓的改革程序” “开始”于哪次会议?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次会议的历史转折性意义。

2.
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的源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在外交事务中的创新之举,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⑷ 材料四中的“它”指的是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符合社会主义原则”的主要依据。
⑸ 体现材料五中“大陆的统一观已经有了创新性的发展”的理论是什么?是由谁提出来的?(2分)

2.选择题(共14题)

3.
中华民族在近百年伟大复兴历程中,通过“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中国新生”指的是 ( )
A.辛亥革命成立中华民国B.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4.
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一张知识卡片。你认为其中的“事件”应该是(   )
A.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B.西藏和平解放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
D.全国大陆绝大部分地区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5.
1950 年10 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说:“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的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此次参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   )
A.朱德B.彭德怀C.周恩来D.林彪
6.
他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他被誉为“人民的好干部”。这里的“他”是( )
A.焦裕禄B.邓稼先C.雷锋D.王进喜
7.
“从一九七四年到一九七六年,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全国大约损失工业总产值一千亿元、钢产量两千八百万吨、财政收入四百亿元……”。这则材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
A.导致经济结构极不合理B.科学文教事业遭到摧残
C.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D.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8.
为了便于记忆历史知识,我们常用简洁的词语来总结某一时期的主要建设成就。“一桥”“二铁”“三藏”“四厂”总结的是我国哪一时期的建设成就
A.1949—1952年
B.1953—1957年
C.1957—1965年
D.1966—1976年
9.
解读图表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出现下表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D.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10.
“谁说我们笨,不如西洋人?有了总路线,英美落后尘。”从这段大跃进时期的口号中,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
①高指标、瞎指挥严重泛滥②浮夸风、“共产风”盛行
③全国陷入动乱,生产遭破坏④人们充满了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愿望
A.①②B.①②③C.①④D.①②③④
11.
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1992年创业高潮点的动因是    ( )
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B.新宪法的颁布
C.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D.打破“铁饭碗”
12.
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出现了一个新局面,其主要标志是   ( )
A.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的建立B.14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C.海南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D.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与开放
13.
某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从网络上收集了以下几幅图片。据此推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新中国的 ( )    

原子弹爆炸成功“辽宁”号航母试航 我国研制的激光防空武器  中国空军苏35战机
A. 工业化历程    B. 外交事业的发展    C. 现代的社会生活 C.国防建设
14.
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20 世纪70 年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下列外交成就中属于“梅开三度”的是(   )
A.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B.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C.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5.
如下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参照年代尺中不同时间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历史意义的关键词提炼方法,你认为对应于1997年的方框里最适合填写的关键词是 ( )
A.祖国统一B.新的长征C.奔向小康D.高举旗帜
16.
邓小平说:“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保障中国“十亿人口”基础教育的是( )
A.科教兴国战略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八六三计划”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3.填空题(共1题)

17.
《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这些“代表们”参加的会议是 (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八大二次会议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4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