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为商埠,并允许英国在广州派驻领事。
1862年,华侨黎先生在广州创办“万隆兴行”,经营进出口业务,是近代华侨投资之始。
1879年,华侨卫省轩在广州文昌沙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火柴厂。
1890年,华侨黄秉常在广州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电灯分公司。
——摘编自孙毓棠、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二在1929年,政府摆脱了列强依靠不平等条约强加在关税率上的限制。……政府通过禁止使用银两,在1935年宣布法币为唯一法定货币,开始整顿货币制度上的混乱……从1931年到1936年,中国的工业(满洲除外)以年率6.7%增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1936年,成为民国史上各项经济指标最好的一年。
——《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
材料三


1872年创办轮船招商局 1898年创办的大生纱厂


1953年沈阳第一机床厂 2016年中国超算登世界第一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所学知识,概括广州的近代化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所学知识,分析1931—1936年我国民族工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以来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历程。
材料一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为商埠,并允许英国在广州派驻领事。
1862年,华侨黎先生在广州创办“万隆兴行”,经营进出口业务,是近代华侨投资之始。
1879年,华侨卫省轩在广州文昌沙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火柴厂。
1890年,华侨黄秉常在广州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电灯分公司。
——摘编自孙毓棠、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二在1929年,政府摆脱了列强依靠不平等条约强加在关税率上的限制。……政府通过禁止使用银两,在1935年宣布法币为唯一法定货币,开始整顿货币制度上的混乱……从1931年到1936年,中国的工业(满洲除外)以年率6.7%增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1936年,成为民国史上各项经济指标最好的一年。
——《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
材料三


1872年创办轮船招商局 1898年创办的大生纱厂


1953年沈阳第一机床厂 2016年中国超算登世界第一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所学知识,概括广州的近代化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所学知识,分析1931—1936年我国民族工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以来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历程。
2.单选题- (共13题)
2.
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在县以下设立乡、民族乡、镇一级人民政府,作为一级行政机关,以此取代人民公社行使行政权力。下列属于这一规定出台背景的是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推动 |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 |
C.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 |
3.
从西汉中期耦犁推广以来,中国古代的农业工具不是向大型、高效发展,而是逐步被改造得比较轻便灵巧。这说明古代农具()
A. 已经达到定型阶段 B. 逐步走向停滞落后
C. 适应小农经济需要 D. 严重制约农业发展
A. 已经达到定型阶段 B. 逐步走向停滞落后
C. 适应小农经济需要 D. 严重制约农业发展
4.
《汉书·食货志》载:“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鈦(一种刑罚)左趾,没入其器物。”该项经济法规所产生的影响是
A.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
B.促进冶铁技术发展 |
C.改变社会经济结构 |
D.推广普及铁制农具 |
5.
由于新疆的吐鲁番等地的雨量稀少、气候干燥,才使这些珍贵的丝织品遗物得到很好的保存。在不少七世纪中叶的墓葬中,也发现了纬锦。这能够说明( )
A.中国丝织品大量向西方输出的盛况 |
B.中国的丝织品开始经过丝绸之路远销到地中海地区 |
C.吐鲁番等地的棉纺织技术已经相当发达 |
D.商帮经营的丝绸已经远涉欧洲 |
7.
战国时期流通货币种类有刀、布、钱和爰金,刀币是齐国货币。考古发现在古代赵、燕及辽东和朝鲜北部亦有大量刀币流通,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 )
A.齐国铸币业发达 | B.刀币较其他钱币易于携带 |
C.齐国征服了燕赵等地 | D.这些地区经济交往频繁 |
9.
英国东印度公司在亚洲收购商品时竭力压低价格,运到欧洲高价出售。下表数据能直接说明的是( )
(注:1先令等于12便士)
1磅 | 在印度的收购价 | 在欧洲的出售价 |
胡椒 | 2便士 | 20便士 |
丁香 | 9便士 | 6先令 |
豆蔻 | 3便士 | 6先令6便士 |
蓝靛 | 13便士 | 5先令 |
(注:1先令等于12便士)
A.商业殖民公司的巨额暴利 | B.英国成为世界市场的中心 |
C.近代公司制度的迅速发展 | D.欧洲各类商品的价格上涨 |
10.
15—17世纪被称为欧洲“扩张的时代”。用全球史观审视“扩张”的内涵主要是( )
A.巩固西欧封建制度的统治 | B.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 |
C.西欧大规模对外资本输出 | D.促进了西欧各国城市化发展进程 |
11.
如下列两图所示,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英国的耕地方式发生很大变化。导致耕作方式变化的原因是:


A.圈地运动使农业工人增加 |
B.海外贸易发展使农产品出口增加 |
C.工业革命影响了农业生产 |
D.纺织业发展使棉花种植技术改进 |
12.
(时空观念——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据《申报》记载,1896年杭州的通益公纱厂开建,“经丁绅丙、王绅震元等创办以来,其时风气未开,集资不易,故迭拨官款,以为提倡,先后共拨至401000两之巨”。这表明晚清时代
A.民间发展实业蔚然成风 |
B.政府对民族工业态度发生转变 |
C.官僚资本主义开始产生 |
D.资本主义的道路得到政府充分认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