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福建省莆田市第六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0988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6/9/28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没有人会怀疑英国的强大;约1/4的全球人口都是大英帝国的子民,其领土面积是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地球上的24个时区均有大英帝国的领土。而自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后,更让英国成为无可争辩的经济强权。这就是第一届世博会开幕时的英国。
材料二 工业革命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强大的工业国,这些国家加紧对亚、非、拉地区的殖民扩张,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加深了当地贫穷落后。同时将先进的生产和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冲击了这些地区的旧制度。
材料三  1926年,中国参加美国费城世博会。此后,因战乱连年,民不聊生,中国遂与世博会无缘。直到1982年,新中国首次参加美国举办的诺克斯维尔世博会。

——材料一、二、三均摘自世博网

(1)根据材料一,归纳英国举办第一届世博会的条件有哪些?(不得照抄原文)
(2)请归纳材料二反映的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遂与世博会无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对我国“遂与世博会无缘”有何感想?
2.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做出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和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时清政府财政因巨大的赔款陷入严重的困境,兼以官办工业毫无成效,无一不是亏蚀累累。它不得不在1895年命令各省督抚对所办局厂“亟应从速变计,招商承办”,借以缓和国内阶级斗争。不久,它又命令各省设立商务局,主持设厂;颁发章程,奖励民营,从立法上奖励私人投资设厂。
——张国辉《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企业》
材料二 怎样搞工业化是民国南京政府主要思考的问题,工业化的重点一开始就被确定在重工业上。……至于具体操作,最突出的是政府于30年代新组建了资源委员会,……从资源委员会1936年和1937年的实际建设活动来看,主要集中在与军事工业密切相关的钢铁、冶金、燃料、电力、机械、电器、化学等基本工业领域,其活动地区是以江西、湖南、湖北为中心并及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省。
——陈勇勤《中国经济史》
材料三 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快,其他工业也跟着快;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慢,其他工业也跟着慢。……我国钢铁工业能不能以最高的速度,比如说,每年产量的增长率不是百分之几、百分之十几或者百分之几十,而百分之百甚至更高的比例发展呢?答曰:可能性是存在着的,问题是我们想不想、要不要高速度?我们想要,就有,不想要,就没有。
——《土洋并举是加速发展钢铁工业的捷径》,《人民日报》社论,1958年
材料四 在改革开放最初的20年间,发展最快的工业部门是轻工业部门,纺织、鞋子、箱包、五金、玩具、食品饮料等轻工业部门在外向型经济的带动下,呈现出加快增长的局面。进入21世纪以后,消费结构开始加速升级步伐,汽车、住房等需求旺盛,并拉动产业结构再次出现重化工业化(即重工业快速增长、工业增长以重工业为主导)的趋势。
——陈勇勤《中国经济史》
(1)材料一中清政府对民营工业制定了怎样的政策?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将工业化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当时工业建设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的工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4)材料四反映了怎样的经济发展状况?从中你能发现促成这些现象的核心因素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影响我国工业化建设的重要因素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2.单选题(共8题)

3.
下列国庆阅兵图片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③B.②①③④
C.②④①③D.④②①③
4.
历史学家亨廷顿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至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则是相互作用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西方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形成巨大冲击的表现有
①经济掠夺和商品输出,破坏了亚洲的传统经济结构
②发动侵略战争,破坏了美洲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③民主思想的广泛传播,冲击了东方的传统思想观念
④玉米、葡萄等物产的引进,丰富了欧洲居民的生活
A.①②B.①②③
C.③④D.①③④
5.
马克思说:“美洲金矿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从材料看,这里的“曙光”是指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
A.资本的原始积累B.大量的原料
C.大量的劳动力D.广阔的市场
6.
下列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①重要发明多出自实验室  ②推动了重工业的发展
③使东方开始落后于西方  ④从一国发展到多国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7.
随着外国侵略势力的扩张,中国封建经济的分解加快,这种“分解”指
A.封建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进一步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B.小农经济为多种经济成分所取代
C.资本主义经济向农村渗透
D.自然经济和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并存
8.
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A.“第一个发展高潮”阶段的代表人物有张謇、范旭东等
B.“黄金时代”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
C.“短暂发展”时期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为持久抗战奠定物质基础
D.“日益萎缩”出现的原因之一是二战后美国加紧侵略中国
9.
下图是晚清甲午之前工业企业资本构成图,对图片理解正确的是
A.出现的根源在于社会的性质B.外国资本对中国影响微乎其微
C.实业救国成为社会 主流思潮D.买办和官僚资本实质是私人资本
10.
1930年,国民政府推出“统一货币”政策,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角度看,其突出作用是
A.政府加强了对全国金融的控制B.使中国的外汇价格得到稳定
C.促进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D.实现了中国货币的现代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