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邮市阳光双语初中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9669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4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我国工业发展状况怎样?
材料二 一五时期我国各部门投资比例表
部门
重工业
农林水利
交通运输
文化教育
其他
投资比例
58.2%
7.6%
19.5%
7.2%
7.5%
 
(2)材料二表明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投资的重点是什么?请你列举一五计划中该部门取得的成就两例。
2.
在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丝绸之路传奇》中有这样几个情景,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场景一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正式成立,为了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快社会主义建设,中央决定从浙江、江苏等地调大批纺织工业专家和技术工人奔赴新疆。
场景二“文革”到来,“文革”小组传达停止生产搞运动的文件。
场景三……对于一个有着30多年光辉历史的老厂要搞改革开放,走市场经济,搞股份制合资企业
(1)1955年,我国为了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实行了哪项措施?并列举一例说明该项措施取得的成就。
(2)根据材料说一说国家为了加强民族团结,采取的措施有哪些?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一说“文革”对国民经济产生的影响。
(3)文中所提到的“市场经济”是哪次会议提出来的?新疆也要搞“股份制合资企业”,这说明了什么?
(4)谈一谈你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建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几代科学家通过不懈奋斗、拼搏,创造了科技累累硕果,振奋了民心,树立了国威,也让世人真正感受到了中国能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中共中央审时度势,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
(1)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请你依据材料一,分析我国研制原子弹的原因。
(2)材料一中的“两弹一星”具体指什么?
材料二:“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此翁淡泊于名利,专注于田畴,以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让人们远离饥饿。
(3)材料二中的“此翁”是谁?他的科研成果是什么?
材料三: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感动中国人物屠呦呦颁奖词

(4)提炼出青蒿素的科学家是谁?为什么说青蒿素“帮人类渡过一劫”?
(5)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你觉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几代科学家身上有哪些可贵精神值得我们传承与弘扬?

2.选择题(共19题)

4.
2018年是我国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以下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成就有
①沈阳机床厂
②青藏、新藏公路
③大庆油田
④兰新、兰青铁路
⑤新建宝成、鹰厦铁路
⑥鞍钢三大工程
A.①②③④B.②④⑤⑥C.①②⑤⑥D.③④⑤⑥
5.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对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造成严重束缚的是
A.八字方针
B.“四人帮”
C.“两个凡是”方针
D.“九一三事件”
6.
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在上海举行,这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APEC会议能在上海举行,其根本原因是
A.上海的城市形象良好,是著名的国际大都市
B.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C.中国是亚太乃至世界人口最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
D.开放的中国,古老的文明吸引着各国领导人
7.
我国时速250公里的“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制工作取得新进展。中国在“交通强国”之路上渐行渐疾、渐行渐稳,这在本质上体现了我国
A.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B.“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D.综合国力的提升
8.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胜利完成了
A.经济建设
B.解放思想
C.组织建设
D.拨乱反正
9.
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恰当的是
A.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C.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D.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10.
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主要因为它
A.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规定了新中国的政权性质
C.确定了国旗、国歌和首都
D.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北京
11.
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意义有
①农民翻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③巩固了人民政权
④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
***在1956年一次国务会议发言中说:“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大大的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这段讲话明确了“三大改造”的
A.背景
B.内容
C.意义
D.方法
13.
从取消农业税牧业税和特产税到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中国的农民来说无疑都是重磅好消息,1950-1952年中国农民也收到一个重磅好消息,它是
A.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B.实行土地改革
C.推行农业生产合作社
D.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14.
“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是因为
①我国轻工业非常发达
②我国重工业基础薄弱
③重工业是国家工业化的基础
④实现国防现代化的需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④
15.
20世纪80年代,中国第一家西式快餐店“义利快餐厅”在北京西绒胡同正式挂牌开张后,西方国家驻京记者闻讯而至,美联记者采访后,发出电讯稿将之比喻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又一次进行”。“又一次进行”的含义是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行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C.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16.
“Macau 并非我本名,漂泊无改祖国情。一朝慈母离儿聚,再续堂堂盛世声。”关于这首诗歌所反映的史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acau”回归摆脱了自明朝以来葡萄牙的殖民统治
B.2019 年是“Macau”回归 20 周年
C.“慈母离儿聚”是“一国两制”的第一次成功实践
D.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是“慈母离儿聚”的根本原因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③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④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8.
2017年4月26日,中国第二艘航母下水仪式在大连造船厂举行,我国海上国防力量有了重大提升。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
A. 北洋舰队
B. 南洋水师
C. 华东军区海军
D. 东海舰队
19.
坚持科技强军战略,把现代科学技术贯穿和运用到军队建设的各个方面。这是为了
A.使我军永远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
B.依靠科技加速军队的正规化进程
C.推动部队建设的制度化和法制化
D.提高我军现代化条件下的总体作战能力
20.
周恩来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代表中国政府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其主要背景是
A.一些国家的代表在会议中提出“反对共产主义问题”,怀疑中国搞“颠覆”活动
B.亚非国家间社会制度不同
C.一些亚非国家存在着严重的民族矛盾和边界冲突
D.亚非国家过去经历的遭遇不同
21.
2019年12月1日加拿大政府应美方要求逮捕华为CFO孟晚舟。加之先前出手对付中兴公司,我们看到美国封杀中国技术的决心,但是我们的科学家依靠自己的力量依然可以突出重围,例如20世纪60年代,我们
A.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
B.神舟飞船载人成功
C.研制歼﹣20
D.首艘国产航母下水
22.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方向,抢占科学技术前沿目标,集中精干力量,突破并掌握一批关键技术,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我国政府提出了
A.“科教兴国”战略
B.改革开放政策
C.“863计划”
D.“七五”计划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