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这天北京的天气显得格外晴朗,天安门雄伟壮丽……下午3时,随着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五星红旗徐徐升起,礼炮齐鸣,全场沸腾起来。
材料二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出兵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材料三 在旧中国,占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土地,他们借此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农村人口百分之九十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土地,他们受尽剥削,不得饱暖。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只用几年时间就推翻了这种旧土地制度。
——以上材料摘自《近代中国史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这一天”指的是哪一天?
(2)这一天升起的五星红旗是在哪一次会议上被确定为国旗的?该会议还通过了哪部具有宪法作用的文件?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中国参战的目的是什么?中国参战军队的名称是什么?这支军队的司令员是谁?
(4)材料三中的“旧土地制度”指的是哪一种土地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哪一年人民政府对这种旧制度进行改革?这次改革的法律文献和基本内容分别是什么?
材料一 这天北京的天气显得格外晴朗,天安门雄伟壮丽……下午3时,随着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五星红旗徐徐升起,礼炮齐鸣,全场沸腾起来。
材料二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出兵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材料三 在旧中国,占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土地,他们借此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农村人口百分之九十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土地,他们受尽剥削,不得饱暖。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只用几年时间就推翻了这种旧土地制度。
——以上材料摘自《近代中国史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这一天”指的是哪一天?
(2)这一天升起的五星红旗是在哪一次会议上被确定为国旗的?该会议还通过了哪部具有宪法作用的文件?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中国参战的目的是什么?中国参战军队的名称是什么?这支军队的司令员是谁?
(4)材料三中的“旧土地制度”指的是哪一种土地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哪一年人民政府对这种旧制度进行改革?这次改革的法律文献和基本内容分别是什么?
2.
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相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1953—1956年,在党的带领下我国进行了三大改造,请问三大改造指的是对哪三大行业的改造?
(2)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何历史意义
(3)20世纪50—70年代,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也出现了严重失误,请你举出两例
(4)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出现的严重失误告诉了我们,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政策时应注意些什么?
(1)1953—1956年,在党的带领下我国进行了三大改造,请问三大改造指的是对哪三大行业的改造?
(2)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何历史意义
(3)20世纪50—70年代,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也出现了严重失误,请你举出两例
(4)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出现的严重失误告诉了我们,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政策时应注意些什么?
3.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文革结束后,举国欢腾,人心思变,百业待举,党面临着思想、政治、组织等各个领域全面拨乱反正的任务。但是,这一进程受到“两个凡是”错误方针的阻碍,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前进中出现徘徊局面。针对这种状况,从中央到军队,从干部到群众进行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材料二 它结束了粉碎“四人帮”之后两年中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方针以及工作重点,因此被称为是“新时代的遵义会议”
——摘自《近代中国史日志》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讨论得出的检验真理标准是什么?这次讨论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提到“新时代的遵义会议”指的是在哪里召开的哪一次会议?这次会议确立的党的思想路线、方针和工作重点具体是指?
(3)会议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从此中国进入哪一时期?
材料一 文革结束后,举国欢腾,人心思变,百业待举,党面临着思想、政治、组织等各个领域全面拨乱反正的任务。但是,这一进程受到“两个凡是”错误方针的阻碍,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前进中出现徘徊局面。针对这种状况,从中央到军队,从干部到群众进行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材料二 它结束了粉碎“四人帮”之后两年中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方针以及工作重点,因此被称为是“新时代的遵义会议”
——摘自《近代中国史日志》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讨论得出的检验真理标准是什么?这次讨论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提到“新时代的遵义会议”指的是在哪里召开的哪一次会议?这次会议确立的党的思想路线、方针和工作重点具体是指?
(3)会议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从此中国进入哪一时期?
2.选择题- (共14题)
4.
建国初期,***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
B.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
D.优先发展重工业 |
6.
朝鲜政府2013年3月宣布,《朝鲜停战协定》以及朝韩签署的所有双边和平协议不再有效,朝韩关系进入战争状态。《朝鲜停战协定》签订于( )
A.1950年 | B.1953年 | C.1952年 | D.1956年 |
12.
口号是历史的浓缩,从口号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一个真实的历史。“打倒一切”、“造反有理”、”“停产闹革命”这类口号出现在( )
A.“一五”计划时期 | B.文化大革命时期 |
C.改革开放初期 | D.三大改造时期 |
13.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各项建设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下列成就中,属于10年经济建设成就的是( )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③大庆油田 ④南京长江大桥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③大庆油田 ④南京长江大桥
A.①②③④ | B.①④ | C.①③ | D.②③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