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这组历史图片


请回答:
(1)图一说明英国当时政府采取一种什么政策?为什么采取这种政策?这使英国获得什么样的称号?
(2)图二说明了此时英国的海外政策是什么?为什么采取这种政策?结果如何?
(3)图三和图四说明英国在海外殖民活动中采取什么方式?这对英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请回答:
(1)图一说明英国当时政府采取一种什么政策?为什么采取这种政策?这使英国获得什么样的称号?
(2)图二说明了此时英国的海外政策是什么?为什么采取这种政策?结果如何?
(3)图三和图四说明英国在海外殖民活动中采取什么方式?这对英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单选题- (共13题)
2.
有外国记者报道:“(中国)……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最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场面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此种场面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实施了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B.《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
3.
为了早日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并成功运用于对港澳问题的解决。“一国两制”的核心问题是
A.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的社会制度不变 |
B.一个中国和祖国统一 |
C.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
D.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以保留军队 |
4.
阅读下表,表中有关“民告官”案件的数据反映的是
| 受理案件数(件) | 原告撤诉率(%) | 原告败诉率(%) | 被告败诉率(%) |
1992年 | 27125 | 37.84 | 35.93 | 21.98 |
2001年 | 100921 | 32.38 | 28.61 | 25.67 |
A.法律在规范政府行为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
B.中国已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
C.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完全得到保障 |
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
5.
民主人士张澜在一次发言中讲道:“这是新中国的一个人民大宪章,它确定了新中国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它有了革命到底的大方针,它有了稳步建设的大原则。”张澜在发言中所讲的“它”是指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6.
人民币是我国现行流通货币。中国人民银行1955年发行第二套人民币,票面上采用了汉、蒙、藏、维四种民族文字,1962年发行第三套人民币,票面上开始采用汉、蒙、藏、维、壮五种民族文字,至今人民币的票面上依然是这五种文字。透过人民币票面的文字,我们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①民族平等原则 ②少数民族进入了社会主义
③民族区域自治 ④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①民族平等原则 ②少数民族进入了社会主义
③民族区域自治 ④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7.
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
A.要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 |
B.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
C.要依据生产力水平及时调整生产关系 |
D.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8.
“从某种角度看,***和尼克松都有所获,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对此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
A.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共同要求 |
B.日本一直谋求与中国关系正常化 |
C.美国需要缓和对华关系以对抗苏联 |
D.中美关系正常化有利于台湾问题解决 |
9.
2001年6月,中国、俄罗斯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2011年4月14日,第三届金砖国家领袖峰会在中国海南三亚举行,中国与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签署了《三亚宣言》,形成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
A.注重与发展中国家合作 |
B.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
C.一直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
D.在区域合作中起主导作用 |
10.
20世纪50~80年代,欧洲共同体形成,日本崛起并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不结盟运动兴起。这一系列事件表明当时
A.两极格局已经瓦解 |
B.欧洲与美国关系决裂 |
C.社会主义阵营壮大 |
D.两极格局中出现多极化趋势 |
11.
2011年为不结盟运动兴起50周年。下列对不结盟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由英国等国发起 |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
C.不结盟运动是一个与美苏相抗衡的军事政治集团 |
D.它反映了新兴独立国家积极谋求维护国家主权 |
13.
史书中关于“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的记载直接反映了景德镇制瓷业中
A.规模大,分工极细 |
B.与传统官办手工工厂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 |
C.机器生产形成并发展 |
D.工艺粗糙,效率低下 |
14.
新航路开辟时,正值中国的明朝中后期,新航路的开辟与当时中国有关的的是
①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等农作物传到中国
②西方殖民者开始骚扰中国的东南沿海
③西方国家开始从中国掠夺大量白银
④是当时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之一
①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等农作物传到中国
②西方殖民者开始骚扰中国的东南沿海
③西方国家开始从中国掠夺大量白银
④是当时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之一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3.选择题- (共15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