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高中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章节测试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09604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4

1.简答题(共12题)

1.
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
“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4.
我国的基层民主选举有哪些法律保障?有何意义?
5.
“一国两制”的内涵及法律效力。
6.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条件,香港回归的历史意义。
7.
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了哪些立场和方针政策?
8.
多党合作的指导方针和主要形式分别是什么?
9.
新中国的成立的概况及其历史意义。
10.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的时间和性质。
11.
新中国政治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
1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的历史意义。

2.单选题(共10题)

13.
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背景是
A.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B.人民政权的巩固
C.三大改造完成
D.文化大革命结束
1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自治区域的作用,不包括
A.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行使自治权
B.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C.消除民族差别,实行民族融合
D.有利于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差别
15.
2008年《中国质量报》刊登了就安徽阜阳劣质奶粉造成婴幼儿死亡问题,死亡婴幼儿的父母将当地质量监督局、工商部门告上法庭,经人民法院判决,这些家长胜诉。这些父母行为的法律依据是
①《刑事诉讼法》
②《民事诉讼法》
③《行政诉讼法》
④《行政复议法》
A.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②③
16.
“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指的“两制”是:
A.两种社会制度
B.两种政体形式
C.两种司法制度
D.两种管理制度
17.
台湾与大陆合作是双赢,说明
A.台湾回归符合祖国大陆的立意,也符合台湾人民的利益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政策的正确性
C.台湾政府鼓励台湾人民到大陆经商的政策
D.台湾政府实行改革势在必行
18.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按照宪法规定,其职权有
①立法权,决定权
②立法权,司法权
③管理权,任免权
④任免权,监督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9.
为了保障在政治上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胜利过渡,新中国开始制定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行政复议法》
20.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表明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③我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1.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一书中写道:“他们每天都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费正清笔下的历史事件
A.严重践踏中国民主和法制
B.促进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
C.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
D.体现了启蒙思想中的自由平等
22.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回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达成协议时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在同一个不愿意妥协和实力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段话主要说明
A.中国处理国际关系时坚持不妥协的立场
B.中国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崇高地位和威望
C.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其外交的坚强后盾
D.英国的霸权地位丧失

3.选择题(共1题)

23.若向量 {#mathml#}a=(3,4){#/mathml#} ,则与 {#mathml#}a{#/mathml#} 平行的单位向量为{#blank#}1{#/blank#},与 {#mathml#}a{#/mathml#} 垂直的单位向量为{#blank#}2{#/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2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