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题: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09529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4/24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辛亥前后,人人言变法,人人言革命,太重视了制度,好像只要建立制度,一切人事自会随制度而转变。因此只想把外国现成制度,模仿抄袭。甚至不惜摧残人事来迁就制度。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一面高唱民主,一面痛斥旧传统,旧文化。我们试问是否民主政治可以全不与此一民族之文化传统有关联,而只经几个人的提倡,便可安装得上呢?……其实中国历史上以往一切制度传统,只要已经沿袭到一百两百年的,也何尝不与当时人事相配合。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言

(1)椐据材料一,归纳钱穆先生的主要观点。
材料二孙中山晚年颇为深刻地认识到,建立共和,“民权何由而发达?则从团结人心,纠合群力始”。可是,“十年以前,非特一般人不知共和为何物,即知识阶级亦鲜解共和真理”,更有甚者,许多人“不但不知共和的好处,反而希望满清复辟”。

——董方奎《评孙中山晚年政体思想的飞跃》

(2)材料二中孙中山的观点与课本关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论断是否矛盾?为什么?
材料三人大:第一、二、三、四、五届召开的时间分别是1954年、1959年、1964年、1975年、1978年。1978年起每五年一届,至现在已召开第十一届。
政协:第一、二、三、四、五届召开的时间分别是1949年、1954年、1959年、1964年、1978年。1978年起每五年一届,至现在已召开第十一届。

——根据中国网资料整理

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大于1982年全面修改了宪法,以后又通过四个宪法修正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200多件现行有效的法律。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7500多件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60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3)根据材料三,概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并指出该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趋势。

2.单选题(共20题)

2.
香港、澳门与深圳等特区的最大区别在于
A.经济政策不同
B.社会制度不同
C.外交政策不同
D.主权归属不同
3.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
①推翻了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
②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纪元
③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④是继俄国十月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后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1226名代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选产生的。因此,这次大会又被称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这次大会的主要功绩是
A.规定权利属于人民,人民开始成为国家的主人
B.人民代表由海选产生,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
C.人民有了行使政治权利的唯一机关
D.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5.
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代表大会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6.
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借鉴的事件是
A.香港、澳门的回归
B.两岸“三通”的实现
C.日内瓦会议的召开
D.万隆会议的召开
7.
下列为某班同学收到四张明信片的邮寄地址,其中邮寄地址与我国的民族政策不相符合的是
A.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第一中学
B.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柳城畲族自治镇人民政府
C.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公安局
D.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8.
1980年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相继制定颁行了《学位条例》、《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法》等。这表明我国
A.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
B.确立了依法治国方略
C.成为法制国家
D.初步建立了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9.
“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在20世纪90年代末,这恐怕是炎黄子孙最为熟悉的歌曲。Macao能够顺利回归,其因素包括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
③英国的积极配合
④回归是人心所向,符合历史潮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
假设你作为一位民主人士,参加了1956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一次会议。在会上你拥有的权利是
A.选举国家领导人B.参与国家方针、政策等的制定
C.参与制定修改宪法D.选举党的领导人
11.
《中共中央关于考虑成立内蒙古自治政府的指示》(1946年11月26日):“为了团结内蒙古人民抵抗蒋介石的军事进攻与政治经济压迫,现在即可联合东蒙西蒙成立一地方性的高度自治政府,发布施政纲领,但对蒙汉杂居地区仍容纳汉人合作,并避免采取独立国形式。”该指示
①促成了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     ②加强了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③确立了根本政治制度的基础     ④加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由三大制度构成,其中作为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君主专制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3.
1954年***说:“这次会议,是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取得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里所说的“里程碑”实际上指的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B.选举新的国家和政府领导人
C.确立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D.制定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4.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正确的理解是
A.澳门问题的解决是“一国两制”方针的首次成功运用
B.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C.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
D.“一国两制”的前提是实行两种社会制度
15.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我国宪法是在
A.1978年
B.1992年
C.1997年
D.1999年
16.
2013年12月31日,山东威海与台北的空中直航首航成功。通航是海峡两岸实行的“三通”之一,除了通航,其他“两通”指的是
A.通邮、通路B.通邮、通电
C.通邮、通商D.通信、通路
17.
回归后,“香港是内地最大的转口基地与第三大贸易伙伴,以及第二大出口市场;而内地已是香港最大的港产品贸易出口、进口及转口对象。此外,香港也是内地的最大投资者”。能使香港顺利回归的条件有
①“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
②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③海峡两岸人民往来频繁
④邓小平的外交才能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18.
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关系不断发展,两岸交流日益频繁。下列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事件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的是
A.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B.《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通过
C.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
D.两岸空运、海运直航和直接通邮的实现
19.
《始终有你》主题曲,感情真挚,脍炙人口,一经问世便迅速响彻华夏大地。歌中唱道:“明艳紫荆风中争胜,找对了路径,花瓣开的繁荣。”其中“找对了路径”意指
A.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光复
B.上海世博会喜迎八方宾朋
C.“一国两制”下喜庆香港回归
D.澳门回归宣告西方殖民统治结束
20.
如果你有亲人在台湾,能当面相见、解除思念之苦的时间最早应是
A.1986年
B.1987年
C.1988年
D.1989年
21.
任教大冶师范的王路先生.看到窗外翻飞戏水的小燕子,触景生情创作了著名儿歌《小燕子》歌词有:“小燕子,告诉你,今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但《小燕子》在创作发表之初却迎来了非议。王路也由此历受磨难,被戴上右派的帽子下放到黄冈。据此可知《小燕子》创作于20世纪
A.40年代
B.50年代
C.60年代
D.70年代

3.选择题(共3题)

22.

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    )

①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得到扩大

②网络是一种扩大政治民主的新载体

③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了全民的民主

④我国公民的政治自由得到保障

23.

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    )

①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得到扩大

②网络是一种扩大政治民主的新载体

③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了全民的民主

④我国公民的政治自由得到保障

24.

如何理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