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京、都诸市令(从六品上)掌百族交易之事……凡建标立候,陈肆辨物,以二物平市(注:谓秤以格,斗以概),以三贾均市 (注:精为上贾,次为中贾,粗为下贾) 。……以伪滥之物交易者,没官;短狭不中量者,还主。……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卷20
材料二 “(宋)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也。”“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
──引自《中国商业简史》
材料三 有学者认为,在“近代中国,经济的转型主要表现在传统经济结构逐渐瓦解,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从无到有的形成和发展。近代社会转型最主要地表现在使传统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过渡的工业化过程”。
——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
材料四 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化。……我们现在正进入城乡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大发展的时期。
——1983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
(1)阅读材料一,归纳唐朝政府管理市场的主要措施。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城市商业发展有什么新变化?
(2)阅读材料三,结合清朝晚期的时代背景,分析推动近代中国经济向“工业化”转型的主要因素。
(3)阅读材料四并联系所学知识,简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意义。
材料一 京、都诸市令(从六品上)掌百族交易之事……凡建标立候,陈肆辨物,以二物平市(注:谓秤以格,斗以概),以三贾均市 (注:精为上贾,次为中贾,粗为下贾) 。……以伪滥之物交易者,没官;短狭不中量者,还主。……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卷20
材料二 “(宋)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也。”“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
──引自《中国商业简史》
材料三 有学者认为,在“近代中国,经济的转型主要表现在传统经济结构逐渐瓦解,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从无到有的形成和发展。近代社会转型最主要地表现在使传统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过渡的工业化过程”。
——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
材料四 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化。……我们现在正进入城乡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大发展的时期。
——1983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
(1)阅读材料一,归纳唐朝政府管理市场的主要措施。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城市商业发展有什么新变化?
(2)阅读材料三,结合清朝晚期的时代背景,分析推动近代中国经济向“工业化”转型的主要因素。
(3)阅读材料四并联系所学知识,简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意义。
2.单选题- (共30题)
2.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统一发布中央人民政府及其所署名机关重要新闻的暂行办法》,规定所有公告和公告性新闻均由新华通讯社统一发布.这一举措的目的在于
A.建立起高效的新闻宣传网络 |
B.实现信息传播业的结构性调整 |
C.便于及时通报国内国际形势 |
D.建立集中统一的新闻宣传制度 |
4.
下图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其上文字为:“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主管,并同现钱七百七十陌流转行使。”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是北宋最早发行纸币的直接史料 |
B.说明北宋时期已经废除郡县制度 |
C.有力佐证了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 |
D.体现了北宋活字印刷的高超水平 |
5.
明清时期,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汉口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剧增17倍,外来人口构成了市民的主体。出现了“此地从来无土著,九分商贾一分民。”的现象,这说明
A.汉口成为当时重要的商业城镇 |
B.古代城市崛起依赖于水陆交通 |
C.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人口城市化 |
D.“农工商皆本”思想得以贯彻 |
6.
下表反映了清朝前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状况。相对于明朝,其突出变化是
地区 | 直隶 | 江苏 | 江西 | 福建 | 台湾 | 广东 | 陕西 | 四川 | 云南 |
行业 | 采煤业 | 丝织业 | 制瓷业制烟业 | 制茶业 | 制糖业 | 丝织业 | 造纸业 | 制盐业 | 冶铜业 |
A.发展缓慢 |
B.地位提高 |
C.不平衡性 |
D.范围扩大 |
7.
据史料记载:今(唐代)所货木棉,特其细紧者尔。当以花多为胜,横数之得一百二十花,此最上品。海南蛮人织为布,上出细字,杂花卉,尤工巧,即古所谓白叠布。这一记载可以用来说明唐代
A.棉布成为人们主要衣料 |
B.纺织工艺技术水平较高 |
C.棉纺织业代替了丝织业 |
D.纺织领域吸收外来技术 |
8.
丝织业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手工业部门。下列项中有关中国古代丝织业的叙述错误的有
①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人工育蚕技术
②汉代提花技术相当成熟
③唐代中期后,官营丝织业作坊兴起
④元代丝绸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①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人工育蚕技术
②汉代提花技术相当成熟
③唐代中期后,官营丝织业作坊兴起
④元代丝绸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9.
西汉《氾胜之书》记载了“强土弱之”、“弱土强之”的办法,即过于坚硬的土壤(强土),可以在开春时犁过,然后再耙,等上面草长起来,再翻一遍,下过小雨之后,又再犁过,使土里不见硬块为止。据古农书上说:“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材料意在强调农业生产应该注重
A.因地制宜 |
B.适时播种 |
C.精耕细作 |
D.使用绿肥 |
10.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文明“象征”,两千年前是丝绸,一千年前是瓷器,五百年前是茶叶。这反映了古代中国
A.小农经济结构不断变化 |
B.手工业水平领先世界 |
C.“丝绸之路”始终畅通 |
D.海外贸易的丰厚利润 |
11.
唐代很多描绘商人生活的诗篇中,多描绘商人和农民的差别;而到了宋代,文学作品更多宣传的是商人和儒生的差别。这一变化说明
A.经济形态变化催生儒学新的义利观念 |
B.思想文化多元化倾向明显 |
C.商品经济发展助推社会价值取向变化 |
D.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
12.
有学者提出: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从“头枕三河(河内、河南、河北)面向草原”向“头枕东南、面向海洋”的转变。下列史实中,可以佐证这一转变的是
①南阳太守创制水排
②瓷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大量外销
③日升昌票号的创立
④粤海关“一口贸易”
①南阳太守创制水排
②瓷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大量外销
③日升昌票号的创立
④粤海关“一口贸易”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13.
清代陶旭煦的《租核·推原》记载:“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儔,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以上现象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 B.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
C.有利于巩固统治 | D.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
14.
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
A.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
B.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 |
C.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 |
D.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
15.
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
16.
“近代欧洲贸易地理曾发生过一场转变,意大利北部和德意志北部汉萨同盟各城市丧失了原来的中心地位,而西班牙的塞维利亚、葡萄牙的里斯本、荷兰的安特卫普等城市繁荣起来。”上述现象描述的是
A.商路受阻 |
B.殖民扩张 |
C.商业革命 |
D.价格革命 |
17.
如下图所示,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1750~1900年),据此判断下图所列四个国家从左至右依次是


A.英国 德国 美国 中国 | B.英国 中国 美国 德国 |
C.美国 中国 德国 英国 | D.德国 英国 美国 中国 |
18.
美国电话之父贝尔于1877年创办贝尔电话公司;德国卡尔•本茨1885年制造出第一辆汽油动力的汽车,第二年便成立奔驰汽车厂;意大料无线电之父马可尼1897年成立无线电报公司。这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
A.注重技术的发明与创造 |
B.生产组织形式的重大变化 |
C.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 |
D.仅在通讯与交通上有突破 |
19.
下表
综合表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
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 | |||
年份 | 约1770 | 约1790~1793 | 约1830~1835 |
数额(百万英镑) | 140 | 175 | 360 |
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年为100。) | |||
年份 | 1755 | 1797 | 1835 |
指数 | 42.74 | 42.48 | 78.69 |
综合表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
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
B.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 |
C.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
D.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 |
20.
1830年,剑桥大学数学教授查尔斯·巴利奇出版《论英国科学的衰退》一书,分析了欧洲各国的科学状况,指出英国的业余科研传统正在使英国丧失曾经拥有的优势。他呼吁英国人必须将科学作为一项事业来加以关注,科学家应受到良好的培养和教育,并成为一种职业。这反映出
A.欧洲其他国家科学水平超越英国 |
B.英国丧失原有优势地位 |
C.英国科学家普遍缺乏培养和教育 |
D.工业革命的不断扩展 |
21.
早期殖民垄断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于1874年解散,与此同时,托拉斯、卡特尔、康采恩等形式的垄断组织在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形成。下列关于两种类型“垄断”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与发展 |
B.实质都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
C.都是自由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
D.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
22.
据《葡萄牙帝国在亚洲:1500-1700》记载,威尼斯人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口输出的胡椒等香料年平均贸易量1496年为1200吨,1506年贸易量则锐减65%以上。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葡萄牙人垄断了东西方的贸易商路 |
B.欧洲货币贬值导致了严重了商业危机 |
C.中国茶叶代替了胡椒等香料的地位 |
D.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的贸易中心转移 |
23.
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
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 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
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 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 |
24.
近代中国人已经明确认识到,古之“商务”,“不过日中为市,易事通工而止。……古人所谓商,商其所商,非今所谓商也。居今日而概念商务,其情势有不可同日而语者矣。”这种变化说明
A.近代商人地位提高 |
B.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 |
C.社会发展推动文化水平提高 |
D.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
25.
1896年总理衙门奏陈“西方国家皆以富强为第一要务,专设商务大臣,其他的公司商会等随地经营,不遗余力地帮扶。而中国各省章程不一,地方官对于公司企业毫不关心,反而遇事随意征派勒索捐税。……请饬令各省官员,在省会设立商务局,聘请有名望的绅商担任负责人”。据此可知
A.清政府的经济管理意识趋向近代化 |
B.清政府改变了以官营企业为主导的局面 |
C.官僚机构禁止民间资本主义的发展 |
D.商务局是推行官督商办的地方领导机构 |
26.
《申报》主笔1876年在文章中描述,他数年前就曾提议购买外国织布机器并仿照其技术织洋布,利润与市场一定会很好,但是回应者寥寥;但现在他的主张却得到了社会與论的广泛支持。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国人市场意识逐渐形成 |
B.工业文明的优势被广泛认同 |
C.政府大力鼓励创办实业 |
D.“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兴起 |
27.
抗战时期,以四川为中心的大后方经济迅速发展,至1944年,其工厂占了国统区工厂总数的88.63%(如下表所示)这种历史现象
年份 | 1937.7 | 1939 | 1940 | 1941 | 1942 | 1943 | 1944 | 总计 |
工厂数量 | 234 | 419 | 517 | 306 | 1061 | 1376 | 549 | 5462 |
A.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果体现 |
B.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
C.使得中国的工业区域布局渐趋平衡 |
D.为中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
28.
美国有一位企业家哈默博士,年轻时曾与列宁领导的苏俄交往,进行贸易活动;年老时应邓小平邀请,来中国投资设公司。哈默之所以能这样做,在于()
A.苏俄、中国都实行开放政策 |
B.苏俄、中国都与美国保持友好关系 |
C.苏俄、中国都愿意发展资本主义 |
D.哈默敢于冲破美国政府的阻挠 |
29.
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
A.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 | 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
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 | D.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 |
30.
马克思视蒸汽机为资本主义时代的标志,下列说法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
①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代的象征
②蒸汽机解决了当时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
③蒸汽机促进了汽船与蒸汽机车的发明
④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改变着整个世界
①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代的象征
②蒸汽机解决了当时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
③蒸汽机促进了汽船与蒸汽机车的发明
④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改变着整个世界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31.
有学者说,网民利用互联网聊天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寻找信息,更主要的是为了寻找符合自己想象中的他人,以便与之进行互动。其意在说明
A.网络增加了更多就业机会 |
B.网络发展便利了人口流动 |
C.网络推动了人类思想交流 |
D.科技进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 |
3.选择题- (共4题)
33.请你将能组成词语的两个字写下来。
{#blank#}1{#/blank#},{#blank#}2{#/blank#},{#blank#}3{#/blank#},{#blank#}4{#/blank#},{#blank#}5{#/blank#},{#blank#}6{#/blank#}
34.请你将能组成词语的两个字写下来。
{#blank#}1{#/blank#},{#blank#}2{#/blank#},{#blank#}3{#/blank#},{#blank#}4{#/blank#},{#blank#}5{#/blank#},{#blank#}6{#/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30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