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三高考历史专题专练:现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新时期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09496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7/9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也是美国人以前从未遇到过的一种敌对方式的表现。”“俄国保证要实现的纲领旨在使美国社会遭到损害,这种损害,在绝大多数美国人看来,甚至比单纯在军事战争上的惨败可能带来的种种苦难还要可怕”。因此,“苏维埃共产主义被看作是一种应当加以隔离的瘟疫”。当然,在以上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带有决定的意义。美国自认为是私有制立国的“天定命运”与“天然优越”的***就强调要用自己的腿走路,用自己的头脑思考,对苏联有团结有批评。

——以上材料均选自《现代国际关系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美国“越来越感到负有‘领导世界’的使命”?这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产生了什么影响?
(2)结合新中国的外交史分析,是什么使别国认识到“只要他们按和平共处思想办事,中国就是一个最易于捉摸,也最易于打交道的社会主义国家”?
(3)依据上述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原则,并说明其合理性。

2.论述题(共1题)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图是1979~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比上年增长)曲线图。

对上述曲线图提出你的观点,并结合该时段的中外史实进行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3.单选题(共8题)

3.
1985年11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向全体公民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五年规划》,并发出通知。同年11月2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三次会议做出了《关于在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决议》。这主要表明我国
A.构建恢复建立法制化秩序的社会基础
B.人大和政府是推进法制化的决策机关
C.重点解决法制化进程当中的焦点问题
D.重视构建全民法制化教育的长效机制
4.
2014年,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在福州闽江公园南园隆重举行,活动内容有:民俗文化仪式、两岸民俗展演大舞台、海峡两岸民俗队伍大巡游、传统民俗项目展示、民俗手工活动体验、海峡两岸美食展示、茉莉花茶艺展示等七大板块。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文化认同是两岸交流的新渠道
B.海峡“两岸”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
C.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5.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依照本法的规定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这表明
A.“一国两制”构想付诸实践
B.“一国两制”并未改变国家结构
C.“港人治港”原则最终确立
D.“港人治港”保证香港完全独立
6.
1980年,美国等西方国家以抗议苏联入侵阿富汗为由抵制莫斯科奥运会。中国奥委会也发表声明,不参加此次奥运会。1984年,苏联、民主德国等国家以安全问题为由宣布不参加洛杉矶奥运会。该届奥运会是中国大陆代表团首次参加奥运会。这反映出
A.中国在外交政策上追随美国
B.国际政治斗争冲击体育运动
C.意识形态是外交决定性因素
D.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开始瓦解
7.
下面是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末,中国参与的国际组织数据统计表。这反映出
 
新中国成立到1977年
到1989年
到1997年
政府间国际组织
21
37
52
非政府国际组织
71
677
1163
 
A.中国外交中意识形态色彩逐步淡化
B.中国的综合国力提升
C.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多边外交
D.中国冲破了两极格局
8.
1980年春节前夕,商业部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大城市敞开供应猪肉,最好是“就地收购、就地屠宰、就地销售”.国务院又下达文件,允许“鸡蛋可以季节性差价”.这表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单一公有制的生产关系己经被打破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D.国家尝试以市场手段调节社会经济
9.
传统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资本主义=私有制+市场经济+按资分配。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中,邓小平同志以伟大的魄力、巨大的勇气突破传统理论的束缚,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这里的突破主要是指
A.1978年12月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
B.1978年12月~1984年12月,主张“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C.1984~1992年,主张“建立在公有制为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D.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10.
“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1984年每个农业劳动力所创农业产值近890元,比1980年提高34.8%,年均增长7.8%,大大超过1953年至1978年平均增长1.2%的水平。”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C.农村土地经营权的调整
D.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影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