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3)图片A、B、C分别反映了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什么严重失误?
(4)综合上述,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材料一 1953-1957年工业生产情况简表。

——数据改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
(1)材料一反映的现象是什么?简要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二到1956年底,全国加入农业合作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6.3%,加入手工业合作社的人数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1.7%;全国私营工业人数的99%、私营商业人数的8%,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何历史影响?材料三 如下图。

(3)图片A、B、C分别反映了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什么严重失误?
(4)综合上述,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2.
一个人的名字往往记载着一段历史,一个人的名字往往蕴含着一种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深刻的时代背景。观察下列信息并回答问题:

(1)甲人物所说的电影《上甘岭》源于历史上的哪一次战争?此次战争的起止时间分别是什么?
(2) 乙人物所说的“那段不堪回首的动乱岁月”不再重演,我们应该吸取哪些教训?
(3)丙人物所说“欲速则不达”所说的“欲速则不达”的主观原因有哪些?
(4)丁人物所说的“那历史性的一刻”指哪一事件?
(5)图中四人准备结拜为“异姓兄弟”,若以年龄排序,谁会是“千年老二”?

(1)甲人物所说的电影《上甘岭》源于历史上的哪一次战争?此次战争的起止时间分别是什么?
(2) 乙人物所说的“那段不堪回首的动乱岁月”不再重演,我们应该吸取哪些教训?
(3)丙人物所说“欲速则不达”所说的“欲速则不达”的主观原因有哪些?
(4)丁人物所说的“那历史性的一刻”指哪一事件?
(5)图中四人准备结拜为“异姓兄弟”,若以年龄排序,谁会是“千年老二”?
2.选择题- (共24题)
3.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下表是1952—1956年我国农业总产值统计表,这一阶段农业总产值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运动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 B.土地改革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C.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D.土地改革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7.
在这场与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军事较量中,新中国领导人更坚定了加快国家建设和工业化进程的决心,随后新中国( )
A.实施了“一五”计划 | B.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 | C.实施了三大改造 | D.确立了科技强军的战略 |
9.
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个“新”主要是指 ( )
A.国家的名称变了 | B.国家独立富强了 | C.中国的社会性质变了 | D.人民的生活改善了 |
10.
关于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有深切体会,其中符合当时情景的是
A.农民甲说:“我们总算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
B.农民乙说:“今年多收三五斗,还要向地主交租!” |
C.农民丙说:“加入农业合作社就是好,集体力量办大事。” |
D.农民丁说:“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收成比往年高很多!” |
11.
在进行主题为“抗美援朝中最可爱的人”的研究性学习时,可以作为史料运用的是
①当时的文献资料
②历史博物馆内存放的有关实物资料
③电影《上甘岭》
④当时的实况纪录片和照片。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①当时的文献资料
②历史博物馆内存放的有关实物资料
③电影《上甘岭》
④当时的实况纪录片和照片。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2.
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在北京正式签字,这一协议的执行意味着( )
A. 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 获得了祖国大陆的统一
C. 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D. 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A. 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 获得了祖国大陆的统一
C. 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D. 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15.
1953年,周恩来在谈到大规模经济建设问题时说:“所谓集中主要力量,不是集中一切力量,不是要冒进,不是搞重工业,其他问题都不搞了。”周恩来讲话的主旨是
A.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
B.剖析社会主义改造的得失 |
C.强调国民经济稳步协调发展 |
D.反思“大跃进”出现的问题 |
16.
胡绳说:“作为伟大的民族英雄,***是一心想中国富强的。问题是他过分相信了革命可以解决一切,不断革命,继续革命。一直到‘文化大革命’,这条路走到了尽头。如果没有‘文革’,中国的改革不可能来得这么快。”作者对“文革”的认识不包括( )
A.“文革”是错误的革命 | B.“文革”结束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新契机 |
C.“文革”应该被否定 | D.“文革”也取得成果,应该肯定 |
19.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改革开放近40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这条道路”是( )
A.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 B.城市领导农村的道路 |
C.计划经济体制的道路 |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20.
电视剧《大江大河》讲述了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故事,展现了变革时代不同人物的命运以及激荡热情的岁月。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A.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
B.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C.鼓励个体经济存在 |
D.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
23.
改革开放以来,国际舆论曾评价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是新中国成立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在这次“最大胆行动”中,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的是( )
A.厦门 | B.珠海 | C.深圳 | D.汕头 |
24.
2018年,遵义某美术馆筹备“改革开放40周年成果展”活动,下列可以入选成果展的是
①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④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
①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④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
A.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25.
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邓小平南巡讲话
②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③设置上海浦东新区
④开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四个经济特区
①邓小平南巡讲话
②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③设置上海浦东新区
④开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四个经济特区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③④ | C.②④③① | D.②④①③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