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展 》同步检测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09473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8/25

1.单选题(共13题)

1.
下表是历届人大任期时间及召开会议的次数。以下关于此表的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
一届人大
1954—1958年
二届人大
1959—1963年
三届人大
1964—1975年
四届人大
1975—1977年
五届人大
1978—1982年
5
4
1
1
5
 
A.一届人大选举刘少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B.二届人大决定开始实施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
C.三、四届人大工作受到“左”倾错误的干扰
D.五届人大期间将“依法治国”方针写入宪法
2.
通过直接民主的形式,从几千年封建社会走来、习惯了乡绅保甲治理的中国人,第一次作为权利的主体走到了民主政治的前台和中心,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实质。这种民主形式指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B.政协会议
C.民族区域自治D.村民自治
3.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此规定意在
A.强调宪法的性质与地位
B.重申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
C.重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总结中国民主建设的经验
4.
十年动乱期间,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大的冤假错案留给我们的主要教训是
A.必须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B.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C.必须坚持政治协商制度和党的领导
D.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5.
“文化大革命”对我国民主与法制的践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下列后果中危害最大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了严重破坏
B.公检法机关无法正常工作
C.无政府主义思潮泛滥引发社会动乱
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被迫中止
6.
近年来,我国农村积极推行村民自治,每次村委会换届选举的参选率都会在90%以上,一大批素质好、能力强、作风正的人走上村委领导岗位,农民参与民主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和素质也得到了提高。这一事实表明村民选举
A.开辟了直选政府管理人员的有效途径
B.体现了我国民主的广泛性
C.使农民开始拥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使农民有能力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7.
1982年我国颁布了新宪法,还对它进行了多次修改,并相继出台了《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各种法律法规,这表明
A.我国人民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
B.我国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多
C.我国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D.我国法制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
8.
自改革开放后,全国人大于1982年全面修改了宪法,以后陆续制定了许多现行有效的法律。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7500多件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这表明
A.1982年之前全国人大没有制定法律
B.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C.我国法律法规更加健全,正走向制度化、系统化
D.民主与法制相辅相成
9.
新时期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上不断完善与创新,其中创新性的重大举措是
A.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
B.逐步建立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C.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健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0.
从“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到“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反映了新中国
A.人民代表大会制的不断完善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完善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不断发展
D.基层民主制度不断发展
11.
“文革”时期,“民主”的主要方式是“大字报”、“大鸣”、“大放”、“大辩论”、“大串连”,以下关于文革时期“民主”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它歪曲了民主的含义
B.它符合民主的程序性原则
C.它是直接民主的体现
D.它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有益探索
12.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具有指导意义的决策是
A.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B.主张加强地方政权的建设,撤销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
C.第一次把“依法治国”提高到治国方略的高度
D.主张中共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13.
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到:“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作‘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该讲话的目的是
A.亟待建设并完善法律体系
B.改变有法不依的现象
C.改变一些领导人专制作风
D.增强民众的法制观念

2.选择题(共2题)

14.

阅读下列材料:

    人类古典文明在形成过程中,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对生活于其中的某个人类共同体的经济生活具有直接的、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对经济生活的影响,进而间接地影响到其社会政治及精神生活。中国黄河流域,平原土地丰饶,农业发达,实行封建政治,有巩固的国体、文明灿然;希腊多山、近海,海滨交通便利,能激发冒险进取之心和向往自由之精神。……中国先秦时期形成王权专制政体;古希腊的雅典则建立起城邦公民政体。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针对“东西方政治体制”提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理由充分、逻辑合理)

15.

阅读下列材料:

    人类古典文明在形成过程中,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对生活于其中的某个人类共同体的经济生活具有直接的、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对经济生活的影响,进而间接地影响到其社会政治及精神生活。中国黄河流域,平原土地丰饶,农业发达,实行封建政治,有巩固的国体、文明灿然;希腊多山、近海,海滨交通便利,能激发冒险进取之心和向往自由之精神。……中国先秦时期形成王权专制政体;古希腊的雅典则建立起城邦公民政体。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针对“东西方政治体制”提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理由充分、逻辑合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