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列举题- (共1题)
1.
依据提示完成列举
(1)祖国大陆获得基本统一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
(2)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良好开端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
(1)祖国大陆获得基本统一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
(2)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良好开端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共1题)
2.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 )1953--1958年我国进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改正:
(2)( )1987年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改正:
(3)( )改革开放后,我国首先在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改正:
(1)( )1953--1958年我国进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改正:
(2)( )1987年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改正:
(3)( )改革开放后,我国首先在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改正:
3.综合题- (共1题)
3.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

注:图为1951年3月1日山东莱县人民政府发给农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通过什么运动农民获得了土地?土地性质有何变化(4分)
材料二 :
(2)材料二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完成有何意义?(4分)
材料三:“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文革”时)“大包干,就是好,只要搞上三五年,个人集体都能富。”(1979年)
(3)两段唱词反映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分)
(4)纵观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2分)
材料一:下图

注:图为1951年3月1日山东莱县人民政府发给农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通过什么运动农民获得了土地?土地性质有何变化(4分)
材料二 :

(2)材料二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完成有何意义?(4分)
材料三:“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文革”时)“大包干,就是好,只要搞上三五年,个人集体都能富。”(1979年)
(3)两段唱词反映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分)
(4)纵观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2分)
4.选择题- (共17题)
5.
建国初期,***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
B.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
D.优先发展重工业 |
6.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政治运动经常开展,这在当时人们取名中也留下深刻的印记。如钱红卫、孙建国、刘援朝、周跃进等。一般而言,以上四人中年龄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是()
A.孙建国、周跃进、钱红卫、刘援朝 |
B.刘援朝、钱红卫、孙建国、周跃进 |
C.钱红卫、周跃进、刘援朝、孙建国 |
D.孙建国、刘援朝、周跃进、钱红卫 |
7.
某中学历史小组要完成一个关于“农业、农村、农民”的社会调查报告,准备在今年采访一位经历过“土地改革”的人物,下列采访对象中最合适的是( )
A.52岁的李伯伯 |
B.73岁的张大爷 |
C.35岁的方叔叔 |
D.46岁的杨阿姨 |
8.
假如你是一名新闻记者穿越时空,回到图片所显示的那个年代,请为这幅图片选一个合适的新闻主题( )


A.多快好省,赶超英美 | 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
C.打过长江,解放全国 | D.土地改革,大快人心 |
9.
20世纪,我国先后发生三次伟大革命。第一次革命是辛亥革命,第二次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第三次革命是改革开放。请说出第二次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最主要的领导人是( )
A.![]() | B.![]() |
C.![]() | D.![]() |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新中国的成立
A.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
B.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
C.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
D.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
15.
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内地
C. 沿海经济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 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内地
C. 沿海经济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 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19.
我国能够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根本原因是( )
A.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
B.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
C.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
D.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已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
5.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列举题:(1道)
判断题:(1道)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7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