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朝时,政府于广州、泉州、明州等地先后设置市舶司或市舶务,以管理海外商人来宋朝贸易及宋朝商人出海贸易等事务。机构成立之初,由于其没有统一的法令,贪官污吏得以任情挟私,一般商人则往往莫知适从。1080年,宋神宗开始推行《市舶法》,该法在船舶出海与回航的检视、国内外海商的经营活动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如对进口货物执行“禁榷”政策,即某些舶货由政府专买专卖,不许民间交易。“禁榷”物主要是统治者生活所需的奢侈品和民间畅销利厚的香药等。同时,对出口商品实行统制,大部分时期禁止武器、粮食等出口。当然,市舶司对合法经营的海商权益也有一定的保护之责。《市舶法》制订之后,政府又对其不断加以补充修改。
材料二克伦威尔时期,英国海外扩张加剧,远洋商业利益成为政府追逐的目标。1651年颁布的《航海条例》规定:自1651年12月1日起,不经英国政府允许,任何外国商船所载的任何货物或商品,皆不准输入或带进英国及其所属的领土。所有进口至英国领土的货物必须由英国的船舶运输。此后,新的《航海条例》陆续出台,不过,其内容已经从对荷兰一国的敌对过渡到对殖民地经济的严格控制,18世纪以来,《航海法》逐渐阻碍英国经济的持续发展。1854年,《航海条例》退出英国的历史舞台。
——据李明倩《英国航海法的历史变迁》整理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市舶法》与英国《航海法》在内容方面的相似之处,并指出其实施背景的不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英国《航海法》的历史影响。
材料一宋朝时,政府于广州、泉州、明州等地先后设置市舶司或市舶务,以管理海外商人来宋朝贸易及宋朝商人出海贸易等事务。机构成立之初,由于其没有统一的法令,贪官污吏得以任情挟私,一般商人则往往莫知适从。1080年,宋神宗开始推行《市舶法》,该法在船舶出海与回航的检视、国内外海商的经营活动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如对进口货物执行“禁榷”政策,即某些舶货由政府专买专卖,不许民间交易。“禁榷”物主要是统治者生活所需的奢侈品和民间畅销利厚的香药等。同时,对出口商品实行统制,大部分时期禁止武器、粮食等出口。当然,市舶司对合法经营的海商权益也有一定的保护之责。《市舶法》制订之后,政府又对其不断加以补充修改。
材料二克伦威尔时期,英国海外扩张加剧,远洋商业利益成为政府追逐的目标。1651年颁布的《航海条例》规定:自1651年12月1日起,不经英国政府允许,任何外国商船所载的任何货物或商品,皆不准输入或带进英国及其所属的领土。所有进口至英国领土的货物必须由英国的船舶运输。此后,新的《航海条例》陆续出台,不过,其内容已经从对荷兰一国的敌对过渡到对殖民地经济的严格控制,18世纪以来,《航海法》逐渐阻碍英国经济的持续发展。1854年,《航海条例》退出英国的历史舞台。
——据李明倩《英国航海法的历史变迁》整理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市舶法》与英国《航海法》在内容方面的相似之处,并指出其实施背景的不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英国《航海法》的历史影响。
2.单选题- (共14题)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昌起义》、《平原游击队》、《北大荒》、《钢铁战士》等电影风行一时。这说明当时的电影主题是
A.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 |
B.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
C.革命战争和工农生活 |
D.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
3.
1932年,罗斯福竞选基金的25%来自银行家和经纪人的捐助;1936年,罗斯福第二次竞选,这类捐助占基金比例由25%下降到4%.共和党为兰登准备的竞选基金有900万,而罗斯福只有450万。这从侧面反映出罗斯福新政
A.损害了垄断资本家的利益 |
B.彻底改造了资本主义制度 |
C.放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
D.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普遍认可 |
5.
广告的本质是传播,广告的灵魂是创意。据考证,叫卖广告最早在先秦已出现,到宋代我国的广告中以唱卖为主,“自隔宿及五更,沿门唱卖声,满街不绝”。叫卖配上词曲,曲牌中有《甜水令》《包子令》等,韵味十足。结合材料,你认为造成宋代广告形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市民通俗艺术的兴盛 |
B.商品经济的发展 |
C.商业的时空限制被打破 |
D.市民阶层广告意识的增强 |
7.
18世纪80年代初,英国曼彻斯特只有两家棉纺厂,后英国棉纺织业发展迅速,1802年棉纺厂增加52家,1809年为64家,1830年为99家,出现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珍妮纺纱机推动英国工业发展 |
B.蒸汽动力在英国得到普遍推广 |
C.英国大规模兴建铁路交通 |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
8.
“商人们通过电报和海底电缆追踪明尼阿波利斯、利物浦、布宜诺斯艾利斯和格但斯克的小麦价格,他们到最便宜的地方去买,到最贵的地方去卖。这样,世界小麦的供应大体上就按照需求和支付能力来进行供应。”这一现象说明
A.科技进步促进农产品价格下降 |
B.通讯革新推动了世界市场形成 |
C.垄断产生克服生产的无计划性 |
D.农产品成为世界市场主要商品 |
9.
京师同文馆创办时,课程设置英、法、俄、汉文,同治六年增设化学、万国公法、医学生理、天文、物理、外国史地等。由此可见,同文馆主要培养
①翻译人才
②外交人才
③科技人才
④财经人才
①翻译人才
②外交人才
③科技人才
④财经人才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①③ |
D.③④ |
10.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在1919年和1937年后都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造成这两个时期民族工业发展速度下滑的共同原因是
A.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 |
B.国共内战导致中国经济发展出现困难 |
C.外国对中国经济侵略加剧 |
D.中国被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11.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外国企业由于拥有巨额资本和强大的生产力,即使在偏僻的山村,其产品比中国对手也更畅销。……把传统纺织作为副业生产的农村妇女失去了工作,农民则连勉强糊口也日益艰难。”这一现象的影响是( )
A.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
B. 外国商品完全取代国货
C. 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D.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强大
A.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
B. 外国商品完全取代国货
C. 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D.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强大
13.
1936年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期间,国民政府针对长江部分航道堵塞情况严重的问题,花大力气对长江航道进行了疏理,炸毁了威胁船只的暗礁,清理淤积的河床,扩大了长江的航运量。以上举措
A. 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 适应了全面抗战需要
C. 抵制了列强的经济扩张
D. 强化了经济统制政策
A. 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 适应了全面抗战需要
C. 抵制了列强的经济扩张
D. 强化了经济统制政策
14.
1997年至2001年,我国的股份制企业(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从7.2万家发展到30多万家,在各类股份制企业中,我国上市公司发展非常迅速,截至2002年底,累计上市公司已达1270家。这一时期股份制企业发展迅速,说明我国
A.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
B.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
C.经济发展的增长速度加快 |
D.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