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云南省个旧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943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7

1.综合题(共2题)

1.
识读下列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材料二:

材料三:图二为人民群众过高举“人民公社好”标语牌。1958年、1959年、196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分别为2亿吨、1.7亿吨、1.435亿吨。
材料四:小岗村农民喜获丰收
安徽凤阳小岗村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分配收入
1976年
35000斤
230斤
32元
1979年
132300斤
800斤
200多元
 
(1)材料一出自建国初期的哪一部法律文件?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有何意义?
(2)材料二的图一反映了哪一运动?这一运动的完成有何意义?
(3)在1958年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全国农村就实现了人民公社化。材料三的数据说明了什么突出的问题?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
(5)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是什么政策给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带来了实惠?
(6)结合所学知识及身边的变化,就政府应如何制定农业政策谈谈你的感想。
2.
2017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68周岁。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正确领导下,在指导方针的正确指引下,新中国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人民政府为了巩固新生人民政权采取的重大措施。(列举两项)
(2)我国工业化建设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建设的重点是什么?
(3)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改正错误、不断完善自身建设的伟大的党。彻底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的是哪次会议的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意义?
(4)回顾共和国60多年探索,你有什么启示?

2.选择题(共28题)

3.
下表为1950年、1952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土地占有比例(%)。从表中数据的变化中得出的结论应该是(  )
A.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B.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
C.土地改革基本完成D.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规模开展
4.
某网站一首小诗:“……有一天,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年轻的人们拿起枪奔赴战场……今天,我们只是为了纪念这些最可爱的人。”以下谁是“最可爱的人”(  )
A.董存瑞、雷锋B.黄继光、邱少云C.王进喜、焦裕禄D.邓稼先、袁隆平
5.
为筹建新中国而召开的会议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共七大
6.
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标志着雄狮醒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抗日战争胜利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D.北京奥运会召开
7.
祖国大陆实现解放和统一的标志性事件是
A.抗日战争胜利
B.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西藏和平解放
8.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就是高唱着这首战歌,奔赴朝鲜前线。抗美援朝的根本目的是(  )
A.保家卫国B.为解放台湾做准备C.解放朝鲜D.打倒帝国主义
9.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的是
A.土地改革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0.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重大成就。”下列史实中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
①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②开展了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
③长春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等重工业企业投产 
④南昌飞机制造厂制造的第一架飞机试飞成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1.
电视剧《大宅门》记述的是老北京一家百年药店----白家“百草厅”的百年兴衰沉浮历史,这家民族资本家老店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应走的发展道路是(  )
A.仪资国外B.独立经营C.公私合营D.股份制经营
12.
三大改造的完成在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最突出的意义在于(  )
A.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
D.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
13.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这条总路线的提出是在(  )
A.1952年B.1953年C.1956年D.1958年
14.
如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 抗美援朝战争的影响
C. 大跃进运动的严重破坏
D. “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15.
1964年10月16日,新中国自己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以下人物为此做出过重大贡献的是(  )
A.邓稼先B.焦裕禄C.王进喜D.雷锋
16.
被称为“人民的好干部”的先进模范人物是(  )
A.邓稼先B.焦裕禄C.王进喜D.雷锋
17.
“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这句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打油诗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的成果B.“大跃进”时的浮夸风
C.“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D.农业合作社的优越性
18.
如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进程中,下列人物事迹共同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王进喜 焦裕禄 雷锋 邓稼先
①艰苦创业 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同仇敌忾抗击侵略 ④国际主义人道主义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9.
1954年,***主席说:“我们这次会议(注:指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的最大成果是(   )
A.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0.
在中国改革开放史上,有一个关键词注定让人们无法忘记,那就是“经济特区”。三十年来,它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下列不属于我国首批经济特区的是(   )
A. 深圳     B. 广州 C. 汕头 D. 珠海
21.
被誉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总设计师”的是(  )
A.***B.周恩来C.彭德怀D.邓小平
22.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是在(  )会议上。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八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
23.
作为新中国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贡献是(  )
A.探索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B.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建立新中国,走向社会主义道路D.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4.
徐小明同学的爸爸收藏了刊登下图所示文章的一份报纸,下列不能作为收藏理由的是该文章的发表(  )
A.标志着中国思想理论界开始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有利于打破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C.推动了当时人们思想的解放
D.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口号的使用
25.
“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这是表扬(  )
A.土地改革运动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6.
流行语记录着人们生活的变化和观念的更新,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下列流行语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的是(   )
A.一大二公B.造反有理C.斗争地主D.招商引资
27.
回顾历史,宁波曾是通商口岸;改革开放后,宁波又是l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比较前后两次“开放”,其不同在于(    )
A.前者是丧权辱国的,后者是独立自主的
B.前者是主动的,后者是被动的
C.两次开放都取得了辉煌成果
D.两次开放都增强了国力
28.
“村主任”由村民直接投票选举,体现的是(   )
A.官民平等B.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C.村务公开D.民主管理
29.
扩大基层民主的重大措施,是在城市和农村设立(  )
A.村民委员会B.居民委员会C.社区D.居委会和村委会
30.
1982年颁布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此后又通过了《义务教育法》等一系列法律文件。这说明,经过“文化大革命”,人民更加认识到(  )
A.要法制不要民主B.社会中法律不重要
C.需要道德力量来维持社会稳定D.民主和法制的重要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6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