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我们有过曲折和失误,也取得了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喜看稻教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此翁淡泊于名利,专注于田畴,以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让人们远离饥饿。
(1)材料一图中人物各自的荣誉称号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此翁”是谁?他的科研成果是什么?
(3)材料中的人物共同体现了什么时代精神?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育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
材料二 要是没有这场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就没有新中国的一五计划、二五计划、三五计划,甚至改革开放以来集中精力、心无旁鸯地发展经济,60多年前的这场战争为中国赢得了长时间的和平和发展环境。
材料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施行,使中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有了可靠的制度保障和宪法依据。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革命历程中的主要功绩是什么?
(2)材料二所述战争是哪年开始的?由材料可知,抗美援朝战争对我国经济建设有何作用?
(3)材料三中,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哪一年什么会议上颁布的?这是一部什么类型的宪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过多地干预着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导致企业活力不够,效率不高,缺乏竞争力。因此“松绑”成为了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最强音。政府对此让权放利,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进行利税改革等。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
材料二 1978年初,安徽、四川两省率先开始对农村政策进行大胆调整……1980年,中共中央发出文件……肯定了各地建立的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迅速推广,农村的经济和社会面貌出现巨大变化。
材料三 190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布场在国家家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此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化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国有企业缺乏竞争力的原因是什么?并归纳政府是怎样给企业“松绑”的。
(2)据材料二,农村改革迅速得以推广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现行经济体制的内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舞台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
材料三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60年代末,中国游离于国际社会之外,几乎不参加任何国际组织。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但直到80年代,中国对国际社会只是谨慎和有限地参与。而到90年代中期,中国参加的国际组织达600多个。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建立后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声音”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是如何体现的,请举出两项。
(3)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国际社会态度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国内因素。列举一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参加的国际组织。
2.选择题- (共18题)
A.说明人们饮食喜欢猎奇 |
B.说明“农家乐”经济发展水平高 |
C.说明人们注意休闲养生,注重绿色食品等 |
D.说明中国人已解决了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 |
A.改革开放决策有着一定的实践基础 |
B.改革开放决策是向西方学习的结果 |
C.安徽、四川最早开始改革开放 |
D.安徽、四川的做法得到中央的大力支持 |
A.实行高度自治 |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C.坚持民族平等 | D.加强民族团结 |
A.三民主义 | B.两岸三通 |
C.一个中国 | D.坚持不使用武力原则 |
A.《红岩》 | B.《茶馆》 | C.《东方红》 | D.《黄河大合唱》 |
A.促进了中国与美国的交流与合作 |
B.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
C.打破了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孤立与封锁 |
D.中国由此与印度尼西亚建立外交关系 |
A.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
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C.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
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
A.国有企业的改革 | B.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
C.经济特区的建立 |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A.抗美援朝 | B.土地改革 | C.和平解放西藏 | D.三大改造 |
A.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 | B.土地改革和一五计划 |
C.包干到户和国营改革 | D.土地改革和三大改造 |
A.社会主义改造 | B.土地改革 | C.一五计划 | D.抗美援朝 |
A.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土地 | B.农业合作社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 |
C.人民公社化运动提高了粮食产量 | D.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

A.我国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
B.我国科技水平迅速提升 |
C.“大跃进”时期忽视经济发展规律 |
D.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
A.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 B.解决了文革的遗留问题 |
C.实行科教兴国 | D.领导中国的改革开放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