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可能调整发展我国的生产力……也必须估计到当前经济上、财政上、技术上和力量上的客观限制,估计到保持后备力量的必要,而不应当脱离经济发展和正常比例……就是要随时注意防止和纠正右倾保守的或“左”倾冒险的倾向,积极而又稳妥可靠地推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中共八大提出了怎样的经济发展主张?你怎样认识?
(2)依据材料二内容,中共八大的经济方针有没有得到贯彻?为什么?
(3)根据材料三,1957—1960年、1966—1971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下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4)综合上述信息归纳,我国在经济建设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材料一 有可能调整发展我国的生产力……也必须估计到当前经济上、财政上、技术上和力量上的客观限制,估计到保持后备力量的必要,而不应当脱离经济发展和正常比例……就是要随时注意防止和纠正右倾保守的或“左”倾冒险的倾向,积极而又稳妥可靠地推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
材料二 有人害了右倾保守的毛病,像蜗牛一样爬行得很慢,他们不了解农业合作化,以后我们有条件也有必要在生产战线上来一个“大跃进”……他们把正确的跃进看成“冒进”。——1957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中共八大提出了怎样的经济发展主张?你怎样认识?
(2)依据材料二内容,中共八大的经济方针有没有得到贯彻?为什么?
(3)根据材料三,1957—1960年、1966—1971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下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4)综合上述信息归纳,我国在经济建设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2.单选题- (共13题)
2.
“革委会”是“文革”期间的地方政权组织形式,其领导成员采取“三结合”方式,即包括部分没有被打倒的“革命干部”、群众代表和“工宣队”“农宣队”或军管代表。这个机构
A.发展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B.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表现 |
C.消灭了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
D.是民主建设遭破坏的产物 |
3.
“文化大革命”时期,群众可以自行成立组织,对认为有问题的人进行批判、斗争、抄家、体罚、关押、拘禁甚至剥夺生命等。这
A.真正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
B.反映了社会主义法制的发展 |
C.不利于民主法制的正常发展 |
D.说明当时阶级斗争异常尖锐 |
4.
有一首歌词写道:“我是牛鬼蛇神,我是牛鬼蛇神,我有罪!我有罪!我对人民有罪,人民对我专政,我要低头认罪。只许老老实实,不许乱说乱动,我要是乱说乱动,把我砸烂,砸碎,把我砸烂,砸碎!”这首歌应该流行于
A.解放战争时期 |
B.新中国成立初期 |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
D.“文化大革命”时期 |
5.
1971年2月,尼克松在提出的外交政策报告中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来称呼中国,这在美国官方文件中还是第一次。这表明尼克松政府
A.承认一个中国原则 |
B.支持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
C.试图改善中美关系 |
D.谋求实现访问中国的既定目标 |
6.
1971年前10个月,尼日利亚、科威特、喀麦隆、圣马力诺、奥地利、比利时、伊朗等9国先后与中国建交。该局面的出现
A.得益于中美关系正常化 |
B.说明了世界多极化的出现 |
C.取决于中国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
D.有助于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
7.
“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是1962年周恩来总理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此对联是对当时党中央哪一国民经济建设方针的注解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 |
B.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
D.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 |
10.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农村的生产关系中已经出现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
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C.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 |
D.经济建设的速度忽视了客观规律 |
11.
1956年4月,***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标志着他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始形成一个初步的然而又是比较系统的思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声 |
B.解决了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问题 |
C.成为顺利开展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指导思想 |
D.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 |
13.
下表是1975年江苏省上半年工业生产情况的报告。表格中工业生产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三月份 | 四月份 | 五月份 | 六月份 |
原油 | 100 万吨 | 160 万吨 | 180 万吨 | 210 万吨 |
发电量 | 8.7 亿千瓦 | 15.3 亿千瓦 | 17.5 亿千瓦 | 20. 8 亿千瓦 |
货运量 | 250 万吨 | 410 万吨 | 474 万吨 | 481 万吨 |
A.大办工业、农业运动的开展 |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施 |
C.邓小平全面整顿政策的推行 |
D.周恩来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政策的落实 |
14.
1957年,***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区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提出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作出这一论断主要是为了
A.加快实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
B.坚持建设社会主义统一战线 |
C.调动各阶层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 |
D.完善社会主义各项民主制度 |
3.选择题- (共2题)
15.
—How is your grandma?
—She is fine. She used to____ TV at home after supper. But now she is used to____out for a wal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