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2018-2019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考试试卷(A)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932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20

1.综合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当时多达70%的中国农民没有土地,国民党却漠视亿万农民的呼声。新中国成立后,实行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使得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农民从经济上翻了身,政治上拥护新生的人民政权,从而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材料二:在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中朝人民军队共歼灭敌人109万余人,击落击伤敌机1.2万多架,击毁击伤敌人坦克2690多辆,击毁击伤敌人其他各种武器以及缴获各种作战物资无数。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保卫了我国的安全,巩固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

(1)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前夕农民的现状。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及问题指出材料探究的主题是什么?

2.选择题(共16题)

2.
以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位普通农民的日记。按记录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生产队在我家门口召开社员会,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
②当看到合作社成员名单中有自己时,禁不住热泪盈眶
③回家后看见村里大变样,成了红卫兵的世界
④家里的锅都归了公社,说是要炼钢铁
A.①②④③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①④②③
3.
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50年10月上半月多次召开会议,***指出:“采取上述积极政策,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上述积极政策”是指(   )
A.土地改革B.抗美援朝C.一五计划D.三大改造
4.
《人民日报》曾经刊载文章写道:“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该文章评价的是中国
A. 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
B. 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C. 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5.
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抵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这标志着( )
A.祖国获得了统一B.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C.西藏自治区成立D.西藏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6.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1952年让农民产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原因是(   )
A.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农民走上了体化道路
C.农村停产革命
D.农村实行“大包干”
7.
民族精神是支撑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等许多英雄模范人物。他们身上共同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
A.长征精神
B.无私奉献精神
C.大庆精神
D.“两弹一星”精神
8.
解放前,上海水泥厂的最高产量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1957年,还是原有的设备,该厂的产量却超出了设计能力的40%,这一时期产量变化的关键原因是
A.市场需求增大了
B.该厂的工人人数增加了
C.打开了国外市场
D.实行了公私合营
9.
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
A.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
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10.
1953年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以下属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
②修建青藏、新藏等公路
③农村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
1979年3月,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建台以来的第一条商业广告:国产幸福可乐。同时,美国也宣布可口可乐将重返中国大陆市场。这说明
A.中国民族产业面临挑战
B.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国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
12.
“南海吹来改革风,九天降下开放雨”,这是一幅广为流传的对联。它反映的史实包括
①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②我国在沿海地区设立经济特区
③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④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
某网站征集“中华人民共和国足迹”专栏的解说词:以简练的语言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至今每一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以回顾历史,启示后人。其中,“1978年的足迹”的解说词应当是
A.举国欢庆,翻身作主
B.黑白颠倒,是非不分
C.拨乱反正,风清气正
D.十年动乱,经济停滞
14.
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党中央在理论战线上的崇高任务,就是领导教育全党和全国人民历史地、科学地认识***同志的伟大功绩,把马列主义、***思想的普遍原理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可见,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
A.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B.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C.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D.启动了农村改革的新进程
15.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材料中“新阶段”是指(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增强企业活力,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C.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6.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邓小平的这一席话主要强调了
A.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性B.实行对外开放的重要性
C.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D.赶超先进国家的重要性
17.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下列事件表明中国在21世纪主动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是
A.中国重返联合国
B.中日邦交正常化
C.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