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综合测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9292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6/29

1.综合题(共3题)

1.
运用时间轴和表格是历史学习常用的方法,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1)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利用时间轴基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请写出 ①、②、⑤对应的历史时期。
(2)王进喜是  ▲  (只写图中序号)时期的英雄模范人物;
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出现在  ▲  (只写图中序号)时期。
(3)完成下列建国初期重大历史事件回眸的表格
时间
历史事件
意   义
1949年
 
国家赢得独立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⑦    
1953年
⑧ 战争胜利
维护了世界和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一五”计划开始执行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迈进。
1956年
      基本完成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20世纪80年代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

材料二: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设立经济特区是一个重大的突破。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这四个经济特区毗邻香港、澳门,与台湾隔海相望,历史上有出海谋生的传统,在海外拥有众多的华侨、华裔,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三:(经济)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邓小平

(1)材料一中的“改革”指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农民获得的“红利”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将四个经济特区设立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设立经济特区的原因。并指出“经济特区”的特殊之处。
(4)我国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3.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同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材料二 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是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我们还应在共同的基础上来相互了解和重视彼此的不同见解。……16万万亚非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成功。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开始走向世界并改变世界。
请回答:
(1)新中国成立后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根据材料一,“这些原则”指的是哪一外交原则?指出这一原则产生的国际意义。
(2)写出材料二中的“会议”名称及召开时间。结合材料与所学,概括周恩来提出的方针。这一方针对该会议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举两例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突破”。在走向世界中,中国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 
(4)从新中国的外交历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选择题(共18题)

4.
我国的对外开放呈现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城市、内陆省会城市、边境城市和口岸”多层次、全方位的格局。下列城市或地区的开放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大连 
②深圳 
③上海浦东 
④海南岛 
⑤重庆
A.③①④②⑤B.②④⑤①③C.②①④③⑤D.④①②③⑤
5.
下图***向世界庄严宣告(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国家    B.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C. 西藏获得了和平解放 D. 中国人民解放军决定人朝参战
6.
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经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建国以来,我国宪法不断完善和发展。下列关于宪法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第一部正式宪法
B.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1982年通过的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D.我国宪法直正反映了人民的意志,代表了各族人民的利益
7.
以下有关土地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①1950开始在全国进行土地改革
②根据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
③规定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国家土地所有制
④我国农村彻底废除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8.
一位农民在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信中的“这个梦想实现了”是因为
A. 土地改革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农业生产合作社
9.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隆重举行,本次会议通过的内容有(  )
①《共同纲领》 ②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③抗美援朝 ④采用公元纪年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D.②③
10.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是指
A.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1.
1954年,***提出:“孤立的、分散的、守旧的、落后的个体经济限制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我国在农村实行了(  )
A.土地改革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2.
中共八大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下列关于中共八大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③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次重要探索
④提出的路线和许多正确意见未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④
13.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邓小平此语总结的是()
A.“一国两制”的构想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D.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4.
下列关于海峡两岸交往的史实,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 )
①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②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  
③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 ④两岸举行“三通”启动仪式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
15.
下图所示内容体现了
A.世界各国空前团结
B.世界贸易自由化完全实现
C.中国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活动
D.中国现代化建设成就举世瞩目
16.
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发展历程的概括,较为准确的是
A.敌对——正常化
B.敌对——敌对
C.友好——友好
D.友好——敌对
17.
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的是
A.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B.承办上海APEC会议
C.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8.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间的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A. 中苏建立外交关系 B. 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C. 中国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     D. 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19.
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的主要成就是
A.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B.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C.成功研制人造地球卫星
D.培育了籼型杂交水稻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不是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
A.衣着丰富多彩B.人民饮食结构单一
C.自驾出游流行D.普遍使用移动电话
2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技成就举世瞩目。下列科技成就属于“文革”时期的有
①“解放牌”汽车
②第一颗原子弹
③“东方红一号”卫星
④籼型杂交水稻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