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拐点:新中国成立后)
材料一:……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介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建国初,党和政府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运动是什么?其法律依据是什么?
(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材料二: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的农业仍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缺乏生产工具、资金等,为此,国家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到1956年底,全国87.8%的个体农户参加了高级农业合作社。
——八年级下册教材
(2)1953到1956年,党和国家为发展农村经济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艰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材料三: 1958年8月,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出现了“早稻亩产三万六千多斤”“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3)材料三反映了,1958年我国农村建设出现了怎样的严重失误?
(扬改革之帆)材料四:农村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我们根据这两个省积累的经验,制定了关于改革的政策。
——邓小平
(4)材料四中邓小平提到的在安徽农村“改革的政策”指什么?
(以史为鉴)
(5)党和政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有成功也有失误,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材料:“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1)跨过鸭绿江的军队名称是什么?是谁率领的?
(2)从材料中指出他们“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
(3)写出两位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战士名字,从他们身上体现什么最可贵的精神?
材料分析:
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
——《我的一九七八》
材料三: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唱到的让我们“当家做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的人物分别是谁?
(2)材料二中的“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指的是哪次会议?这次会议上作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
(3)请说出材料三中的“圈”“诗篇”分别是指什么?
2.判断题- (共6题)
3.选择题- (共18题)
①西藏的和平解放
②“一五”计划的实施
③抗美援朝战争开始
④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A.④①②③ |
B.③①④② |
C.③④①② |
D.④③②① |
①是指抗美援朝
②为中国赢得和平的外部环境
③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④取得了中国历史上反侵略的首次胜利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A. 全境解放 B. 社会主义 C. 国家富强 D. 民族独立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 |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期间 |
C.中共第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 |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 |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
B.土地改革 |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D.“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
A.国家赎买 | B.国家没收 | C.国家吞并 | D.国家承包 |
①艰苦创业
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英勇无畏抗击侵略
④爱国主义。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A.济南黄河大桥 | B.郑州黄河大桥 |
C.武汉长江大桥 | D.南京长江大桥 |
| 史实 | 结论 |
A | 土地改革 | 消灭了私有制 |
B | 三大改造 | 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
C | “一五”计划 | 完全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
D | “大跃进”运动 | 遵循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
A. A B. B C. C D. D
A.抗美援朝万民有责,保家卫国全户光荣 | B.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
C.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 | D.高歌时代进行曲,实践科学发展观 |
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内地
C. 沿海经济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 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A.促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B.促使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C.推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
D.引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4.填空题- (共3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6道)
选择题:(18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