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适用年级:一年级
试卷号:409221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7/4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专题讨论了依法治国问题,这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宪法是人类法制文明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的制定将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以来有关人类对理想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使这些伟大的思想在政治实践中获得发扬光大。
——《西方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即使在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机构或制度上,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因此,要了解当代西方政治制度乃至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来龙去脉,首先必须了解英国政治制度及其历史。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大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是不可替代的。
材料三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材料四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请回答:
(1)美国宪法“将……对理想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结合史实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分析社会主义中国有哪些政治制度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
(3)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思想?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具体史实说明我国是如何实践这一思想的。
(4)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认识目前中国的这种“特殊的民主”?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3—1954年北京市西单区人大代表选举名額分配表(总人数170人):
类别
政府
党派
团体
驻区机关
工人
文教卫生
私营工商业
少数民族
宗教
街道居民
人数
9
6
4
8
53
24
13
13
4
42
比例
5.11%
3.41%
2.29%
4.55%
30.11%
13.64%
7.29%
7.39%
2.27%
23.86%
 
——北京市档案馆
材料二1979年7月,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新的《选举法》,1979年《选举法》与1953年选举法相比较……将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由未改变成分的地主、剥夺政治权利的反革命分子和刑事犯罪分子,缩小为依法律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将直接选举从人民公社、镇、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扩大到县和自治县一级,在选区划分上,将按选民居住情况划分选区,改为可按生产单位、事业单位、工作单位和居住状况划分选区,将只有不属于党派、团体的选民或代表才能联合或单独提出代表候选人名单的規定,改为任何选民或代表只要一人提出,三人以上附议即可提名推荐候选人。
——摘编自宋学成《人大代表选举制度论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53—1954年我国人大代表选举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9年新《选举法》颁布的背景。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大代表选举制度实行的意义。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中国历史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这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
——苑书义《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材料二: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
材料三:人民的国家是保护人民利益的政权形式,只有人民当家作主才能体现真正的民主。
——***《论人民民主专政》
材料四: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任务是什么?提出这一革命任务的根本依据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孙中山和***对民主政治的不同主张。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初期建设“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成就有哪些?

2.单选题(共17题)

4.
“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A.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B.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C.《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
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5.
共和国成立首日,一则更正启事被《人民日报》郑重置于头版:本报二十九日所刊“义勇军进行曲”词“最大的吼声”应为“最后的吼声”,特此更正。《人民日报》刊发“义勇军进行曲”的时代背景是
A.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
B.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C.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D.中日民族矛盾日益激化
6.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其形成的的标志是
A.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B.开国大典
C.1949年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D.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的召开
7.
全面阐述“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领导人是
A.邓小平
B.***
C.周恩来
D.刘少奇
8.
(题文)我国能够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各项条件中,最主要的是
A.英、葡接受“一国两制”的构想
B.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中国早已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D.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9.
有外国记者报道:“(中国)……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最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场面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此种场面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实施了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10.
1953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一条规定,“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各民族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下列对此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此时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
B.各族人民都可以选举自己的人大代表
C.共同纲领为此时中央人民政府的执政方针
D.它说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
11.
到1968年9月,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普遍建立了军、干、群“三结合”的领导机构,作为各级地方的临时权力机构。该机构
A.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大倒退
B.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C.有利于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D.有利于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积极性
12.
香港的确没有变:驾驶汽车依然右舵左行;每到周三晚上和周六下午,人们依然会涌入马场。但香港的确又发生了变化:一些关注政治的市民有了被街坊们选为立法会议员的可能,而这样的事情在港英时期根本无从发生。这里的变与不变
A. 体现了香港居民生活方式的多元化
B. 说明香港回归没有对民众产生深刻地影响
C. 说明“一国两制”得到很好的实施
D. 反映了回归前后香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
13.
粉碎“四人帮”时,针对当时国情胡耀邦提出:“当前有三大事特别重要:一、停止批邓,人心大;二、冤狱一理,人心大喜;三、生产狠狠抓,人心乐开花。”这说明当时工作重心是
A. 坚决拥护邓小平领导
B.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拨乱反正,顺应民心
D. 改革开放,发展经济
14.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带有司法独立意义的内容写入公报,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讨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问题,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下列对于中国民主法治的发展历程表述正确的是
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张建立美国式的总统制共和制
②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人民开始成为国家的主人
③“文革”期间建立的“革委会”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中的一次大倒退
④1982年全面修订宪法,将“依法治国”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③
D.①②
15.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它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制度的最主要区别是
A.社会制度不同
B.拥有的自治权不同
C.经济政策不同
D.外交权利不同
16.
“多党合作制就好比一支交响乐队,各民主党派都是演奏师。大家公认谱曲的就是共产党,并且是吸收了交响乐队各位乐师的意见才把乐章谱好的。”这段话表明了:
①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亲密的友党关系
②在多党合作制下,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③各民主党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都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④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政治纲领虽然不同,却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合作的政治基础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7.
由于对领袖个人崇拜的风气日益增长与阶级斗争不断地扩大化和绝对化,最终酿成了十年动乱,其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①***对国内形势估计错误
②党内出现了一批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③党内长期以来“左”倾思想的发展
④林彪、江青等人的煽动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
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了“九二共识”,这里的“共识”主要指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海峡两岸实现“三通”
D.海峡两岸经济互利互补
19.
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提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这一主张
A.首次宣布用和平方式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B.提供了港澳回归的法律依据
C.直接推动了海峡两岸“三通”的达成
D.蕴涵了“一国两制”的精髓
20.
1977年广东乡下曾流传一句话:养三只鸭子是社会主义,养四只鸭子是资本主义。当时正在视察广东的邓小平听说后表示:鸭子虽小,事情很大,反映的问题很深刻。文中的“问题”是指
A.当时国内有关姓“社”姓“资”的争论非常激烈
B.当时国家的工作重心已向经济建设转移
C.“左”倾错误思想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纠正
D.广东私养家禽贩卖赚钱的老百姓家庭多

3.选择题(共4题)

21.图所示,两个正方体金属块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金属块B对地面的压强为p1.若取走金属块A,金属块B对地面的压强为p2,已知p1:p2=3:2,金属块A、B的边长之比LA:LB=2:3,则金属块A与金属块B的密度之比ρA:ρB={#blank#}1{#/blank#}.

22.若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x)=﹣f(x+ {#mathml#}32{#/mathml#} ),且f(1)=1,则f(2017)等于(   )
23.在卤代烃RCH2CH2X中化学键如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4.在卤代烃RCH2CH2X中化学键如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