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我国自古以来非常重视民族关系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羁縻制度既是唐王朝处理边疆民族问题的一项重大政策,又是在边疆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行政制度。依据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特点,“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是我国中原王朝统治周边少数民族的传统政策。唐朝立国之初就在西南、东北诸沿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羁縻府州,但是,大规模地普遍设立羁縻府州则是在贞观四年(630)平定东突厥以后,到开元年间设置黑水都督府于黑水鞣竭部为止,百余年间,唐王朝先后在东北、北方、西方、西南、南方设置了八百五十六个羁縻府州。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民国时期政府设立专门管辖少数民族地区机构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材料一 羁縻制度既是唐王朝处理边疆民族问题的一项重大政策,又是在边疆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行政制度。依据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特点,“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是我国中原王朝统治周边少数民族的传统政策。唐朝立国之初就在西南、东北诸沿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羁縻府州,但是,大规模地普遍设立羁縻府州则是在贞观四年(630)平定东突厥以后,到开元年间设置黑水都督府于黑水鞣竭部为止,百余年间,唐王朝先后在东北、北方、西方、西南、南方设置了八百五十六个羁縻府州。
——摘编自林超民《羁縻府州与唐代民族关系》
材料二 民国时期的政府对蒙古、西藏、新疆等边疆地区的事务日益重视,设置了对应的事务机构,并且在中央设立了专门机构来进行管辖。例如,北洋军阀政府于1912年在内务部设立了蒙藏事务处,专门管辖蒙古、西藏等少数民族事务。——朱敏《试论我国近代民族政策的特点及其对边疆地区稳定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 ***同志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1952年,中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尔后,建立了省级自治区5个,地区级自治州30个,县级自治县122个。——杨秀珍《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羁縻府州设置的特点,并分析其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民国时期政府设立专门管辖少数民族地区机构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2.单选题- (共8题)
2.
“一国两制”既充分尊重了中国的文化精神和政体传统,又吸纳了联邦制的包容性优点,从而具备了一般单一制国家结构模式所没有的柔性特征。这充分说明“一国两制”
A.吸收了联邦制所有的优点 |
B.整合了中西政体和文化精神 |
C.发展了联邦政体的柔性特征 |
D.继承了传统政体和文化精神 |
3.
1959年中国台湾外交部发文:今后凡对外提及内地时,改“红色中国”“共产党中国”为“中共政权”,提及自己时,将“自由中国”改称“中华民国”。这一变化反映出
A.对“一国两制”原则的认同 |
B.“一个中国”的政治理念 |
C.放弃了敌视内地的立场 |
D.释放出谋求两岸和解的信号 |
4.
从政治实践来看,新中国的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如果有先后,那么是协商在前,选举或票决在后。从选举实践来看,候选人都要经过协商提名、讨论之后再行选举。这说明在中国
A.协商民主是民主的主要形式 |
B.协商民主的地位高于选举民主 |
C.政协制度是根本的政治制度 |
D.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相辅相成 |
5.
1954年12月19日,***邀请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座谈政协工作时说:“政协的性质有别于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它也不是国家的行政机关。……政协是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统一战线组织。”同年12月21日至25日,全国政协二届一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这表明
A.政协与人大、政府机关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确立 |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开始实行 |
C.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正式建立 |
D.全国政协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使命结束 |
6.
1985年11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向全体公民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五年规划》,并发出通知。同年11月2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三次会议做出了《关于在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决议》。这主要表明我国
A.构建恢复建立法制化秩序的社会基础 |
B.人大和政府是推进法制化的决策机关 |
C.重点解决法制化进程当中的焦点问题 |
D.重视构建全民法制化教育的长效机制 |
7.
学者汪辉在谈论新中国的某一制度时说,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其中国家主权的单一性与以人民政治为中心的社会体系的形成是区别于王权条件下的朝贡体制的关键之处,我把它看成是帝国的遗产、民族国家与社会主义价值的综合。材料中的“它”
A. 最早实行这一制度的地区是宁夏
B. 这是一种苏联模式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方法
C. 它的法律依据是《民族区域自治法》
D.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A. 最早实行这一制度的地区是宁夏
B. 这是一种苏联模式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方法
C. 它的法律依据是《民族区域自治法》
D.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8.
下图是著名漫画家华君武的作品《欢腾的葬礼》,据此可知当时


A.人民欢庆“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 |
B.纠正了“大跃进”的“左”倾错误 |
C.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
D.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