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二单元试题: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08655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2/26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20世纪中,1917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就在这一年,两个欧洲以外的
大国——苏联和美国——踏进历史的主流,宣告两个对立世界的意识形态出现。……严格意义上的冷战,从1917年就已经开始,然而只是在1945年以后,人们才感觉到……1945年后,苏联仍是一个地区性强国,“安全”对其而言意味着它的边界上都是一些“友好”的邻国。而美国是一个全球性的经济大国,“安全”对其而言则意味着一个金钱.货物和人才都能自由交换的开放的世界。
——摘编目约翰·W·梅森《冷战(19451991》
材料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冷战向深度和广度扩展。北约的成员因由原来的12个增加到15个,苏联把东欧国家组织起来,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在争夺势力范围和影响的斗争中,爆发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冷战开始初期,美国就颁布法令和法规,严格控制对苏联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出口贸易。美国颁布了一系列反共、防共的法律和法令。苏联搞阶级斗争扩大化,冤假错案时有发生
——摘编自刘金质《冷战史》
材料三:亨廷顿明确指出,冷战结束后,他要寻找一种新的范式去取代已经过时的冷战范式,认为主导人类引发冲突的根源不再是政治因素或者经济因素,而将是文化上的差异,是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亨廷顿的文明观的政治倾向十分明显,这从他向美国政府提出的建议中就可以一览无遗:限制儒教国家和伊斯兰教国家扩大军事力量……现实地缘政治表明:文明并不是一个有效的单位,国冢仍然是划分世界的基本尺度。正像冷战时期的世界并未以意识形态的阵营为基本政治单位那样。
——摘编自方永刚、唐复全《大国遥鹿新地缘政治》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1917年苏联是如何踏进历史的主流的?1945年后苏联和美国为了各自的“安全”而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2)据材料二归纳“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冷战向深度和广度扩展”的表现。(严禁照抄材料)
(3)关于冷战后导致世界冲突的根源,材料三中有哪几种观点?作者认为亨廷顿观点的实质是什么?试以史实论证作者观点。

2.单选题(共2题)

2.
现任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认为:“当今世界己发生根本性变化,最重要的一点是全球政治和经济重心已由西向东,由北向南转移,探讨应对共同挑战的新准则是论坛的工作重心。”下列表述,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
A.国际经济政治秩序需要重构B.世界已经形成了多极化格局
C.发展中国家正在超越发达国家D.大国应结盟应对新势力的挑战
3.
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这一发展轨迹
A.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
B.使欧洲从此居于世界中心
C.始终受益于殖民扩张
D.直观反映了大国兴衰历程

3.选择题(共2题)

4.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野池

【唐】王建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齐。

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

5.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野池

【唐】王建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齐。

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