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二轮中国史第8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测试)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08633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7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21年10月14日,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中说:“不能直接凭热情,而要借助于伟大革命所产生的热情,靠个人利益,靠同个人利益的结合,靠经济核算,在这个小农国家里先建立起牢固的桥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到达共产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把千百万人引导到共产主义。现实生活就是这样告诉我们的。革命发展的客观进程就是这样告诉我们的。”邓小平曾在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强调:“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

——摘自肖枫《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依据两国的具体实践,评述材料中两位领导人的共同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符合逻辑。)

2.单选题(共5题)

2.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调整了外贸方针,制定了扩大对港澳出口、打响港澳市场争夺战的方针。这一方针
A.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
B.体现新中国经济政策灵活
C.预示国民经济恢复发展
D.为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奠基
3.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经历了四个步骤依次是
A.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民公社化
B.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
4.
改革开放后,以农民工进城为主流的新一轮移民浪潮形成的直接动因,是农民想增加收入,改善其物质生活和社会地位。但在这一直接动因的背后,还存在一系列更深刻的原因。“更深刻的原因”不包含(  )
A.市场化的推进B.工业化的发展C.城市化的加速D.物质利益的推动
5.
1979年1月4日,《天津日报》率先在“文革”后刊登商品广告——天津牙刷;28日上海电视台播出我国第一条电视广告——参桂补酒;3月15日,中央电视台首播外商广告“西铁城——星辰表”。这直接反映了
A.中国广告业的劫后重生B.国外普遍赞赏中国开放
C.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D.中国全面推行改革开放
6.
邓小平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些论断
A.促成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的诞生
B.促使国家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引导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D.推动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战略出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