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搬经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5、6、7、8单元训练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08613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7/6/30

1.单选题(共9题)

1.
列宁的话使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到震惊,因为没有人会曾经预料到这一点。相反,人们倒曾希望列宁的归来会说服中央俄罗斯局遵守秩序,特别是对临时政府持不调和立场的莫洛托夫同志。人们的震惊最有可能是由于列宁
A. 提出支持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 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 主张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 强调两个政权的并存不可避免
2.
有学者指出:“冷战”史表达的结构性矛盾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国家利益竞争和国际关系中的霸权之争,更具实质性的是两种对抗性社会制度及其指导性意识形态的斗争。造就这种格局的制度性分裂和意识形态对抗应起始于
A.二月革命
B.十月革命
C.雅尔塔会议
D.杜鲁门主义
3.
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饭店进行了“世纪之握”,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世纪之握”的实现,主要是基于
A.海协会和海基会的长期不断努力
B.国共两党对现时期两岸关系的深度思考
C.两岸民众对“九二共识”的坚持
D.―国两制构想得到两岸民众的广泛认可
4.
2015年是西藏藏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纪念,对西藏自治区成立解读正确的是
①藏民族在自治区内享有高度自治权
②自治区政府有权对本民族事务实行自治
③1965年成立西藏自治区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促进了民族团结
A.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④D.①③
5.
有学者认为:“八二宪法”是对“五四宪法”甚至《共纲领》的一种结构性的回归正是在具有回归内涵的改革进程中…改革才始终在相对保守的改良主义轨道上前进,而没有演变成一次的激进主义革、这说明“八二定法”
A. 与《共同纲领》性质完全致
B. 将“依法治国”首次写入宪法
C. 为改革与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
D. 把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
6.
(题文)周恩来在某次会议期间说:“我们对于要提出这样问题的人要分别对待;一种人是恶意的,不去理他,或者用一些手法,使他收回去,使他的破坏计划不能得逞。另外一种人他是怀疑的,他不明白真相,他是说出一些很不恰当的话,我们应该向他们解释,使他们了解。”这说明中国
A.和平共处不称霸
B.尊重差异求合作
C.加强团结不结盟
D.区域互利谋发展
7.
下表是1955~1960年与中国建交统计表,对表格反映的史实解读正确的是一组是
时间
国家
时间
国家
1955年
阿富汗、尼泊尔
1958年
柬埔寨、伊拉克、摩洛哥、阿尔及利亚
1956年
埃及、叙利亚、也门
1959年
苏丹、几内亚
1957年
斯里兰卡
1960年
加纳、古巴、马里、索马里
 
①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成果
②新中国外交出现重大突破
③中国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④不结盟运动推动亚非国家新联合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
8.
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写道:“美国人实现了他们自己的人道主义动机,同时又满足了自己的经济需求,削弱了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美国取得上述成果的措施客观上
A.把欧洲纳入美国的经济势力范围
B.奠定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
C.直接导致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抗
D.推动了欧洲的分裂与对峙
9.
亨廷顿认为某一世界格局不具有稳定性,因为“大国对于美国的限制、威胁感到愤感,而美国也因不能随心所欲而感到失望,它们之间的紧张和冲突成了这一格局的主要特点”。这一世界格局是
A.单极格局
B.两极格局
C.多极格局
D.单极加多极格局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