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1.
列宁的《四月提纲》最初被彼得堡委员会以13票反对、2票赞成、1票弃权否决。但是,列宁顽强地坚持自己的思想主张,频繁地向中央委员会的同志们宣传和解释,并在不同的组织层面上进行辩论,终于赢得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上多数票通过。列宁的思想主张
A.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
B.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
C.因缺乏群众基础而没有获得党内多数支持 |
D.直接导致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 |
2.
1895 年恩格斯写道“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我们当时所持的观点只是一个幻想。历史做的还要更多:它不仅消除了我们当时的迷误,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条件。原来,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做斗争的。”恩格斯晚年的反思和转变说明
A.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已经消失 |
B.无产阶级革命只能采取议会斗争 |
C.恩格斯放弃了阶级斗争理论 |
D.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 |
3.
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时期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①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的领导
②具有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
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履行职权
④领导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①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的领导
②具有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
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履行职权
④领导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
4.
对以下两张照片的内容理解错误的是


A.体现了海峡两岸对实现国家统一途径的认识不同 |
B.两岸文化同根同源,都认可“一个中国”但并不是都认同“一国两制” |
C.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而不是外交问题 |
D.“一国两制”方针表明大陆已放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
5.
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召开后,全国各大报纸的报道中都有这样一段:“根据总监票人报告,有效票3040张,其中同意票3037张,反对票没有,弃权票3张。现在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已由本次会议通过。”据此可以了解到
①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诞生及基层民主状况
③中国民主政治得到进一步发展
④该会议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①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诞生及基层民主状况
③中国民主政治得到进一步发展
④该会议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A.②④ | B.①③ | C.①② | D.③④ |
7.
学者汪辉在谈论新中国的某一制度时说,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其中国家主权的单一性与以人民政治为中心的社会体系的形成是区别于王权条件下的朝贡体制的关键之处。我把它看成是帝国的遗产、民族国家与社会主义价值的综合”。材料中的“它”是指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B.政治协商制度 |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D.村民自治制度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