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卢梭说:“人类由于社会契约而丧失的,乃是他的天然的自由以及对于他所企图的和所能得到的一切东西的那种无限权力;而他所获得的,乃是社会的自由以及对于他所享有的一切东西的所有权。”而唯有服从人们为自己所规定的法律,才是自由。只不过自然的自由受制于个人的力量,而政治的自由受公意所约束。“自由”指的是不受强制地享有一些特定的公民权利,这些权利包括着就像洛克所说的生命、自由和财产等内容。这种“自由”都在“权利”这一概念中而被固定化和合法化了。在英国革命中,这种权利通过1689年的《权利法案》得到了体现,在法国大革命中,它以《人权宣言》的形式向世人公布。自由主义思想是对人的“权利”的肯定,对专制主义“权力”的否定。
——摘编自李宏图《什么是启蒙运动——以卢梭为个案的回答》等
材料二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欧洲有了十八九世纪的个人主义,造出了无数爱自由过于面包、爱真理过于生命的特立独行之士,方才有今日的文明世界。现在有人对你们说:“牺牲你们个人的自由,去求国家的自由!”我对你们说:“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起来的!”
——摘自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1)根据材料一,概括启蒙运动对自由的认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启蒙思想家与《共产党宣言》对于自由认识的异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胡适倡导自由思想的历史背景。
材料一卢梭说:“人类由于社会契约而丧失的,乃是他的天然的自由以及对于他所企图的和所能得到的一切东西的那种无限权力;而他所获得的,乃是社会的自由以及对于他所享有的一切东西的所有权。”而唯有服从人们为自己所规定的法律,才是自由。只不过自然的自由受制于个人的力量,而政治的自由受公意所约束。“自由”指的是不受强制地享有一些特定的公民权利,这些权利包括着就像洛克所说的生命、自由和财产等内容。这种“自由”都在“权利”这一概念中而被固定化和合法化了。在英国革命中,这种权利通过1689年的《权利法案》得到了体现,在法国大革命中,它以《人权宣言》的形式向世人公布。自由主义思想是对人的“权利”的肯定,对专制主义“权力”的否定。
——摘编自李宏图《什么是启蒙运动——以卢梭为个案的回答》等
材料二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欧洲有了十八九世纪的个人主义,造出了无数爱自由过于面包、爱真理过于生命的特立独行之士,方才有今日的文明世界。现在有人对你们说:“牺牲你们个人的自由,去求国家的自由!”我对你们说:“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起来的!”
——摘自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1)根据材料一,概括启蒙运动对自由的认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启蒙思想家与《共产党宣言》对于自由认识的异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胡适倡导自由思想的历史背景。
2.单选题- (共18题)
2.
陆游《杂赋》中的“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说明了
A.政府对“草市”实行行政管理 |
B.“草市”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
C.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
D.富商大户在水运方便的“草市”往往相聚而居 |
3.
16世纪西欧大陆宗教改革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文艺复兴运动使人文主义深入人心 |
B.罗马教廷与西欧各国王权的矛盾激化 |
C.剥夺天主教会的土地和经济特权 |
D.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 |
4.
钱穆指出,希腊社会上有一批所谓“哲人”,他们到处游行,教导青年,作演讲和许多奇怪的辩论,造成希腊很坏的风气。于是有了苏格拉底,他讲述人生的共同真理;有了柏拉图,提出了理想国的教育制度;有了亚里士多德,提出教育为国家政体服务。三位思想家的共同之处在于
A.主张教育为国家政治服务 |
B.将教育与哲学理想相结合 |
C.强调培养具有独立人格之公民 |
D.努力补救极端个人主义之流弊 |
6.
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是文艺复兴高潮时期最受欢迎的艺术家,人称“艺坛三杰”,他们的艺术风格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下列三位艺术人师的作品所体现的共同涵义是


A.《圣经》中的宗教教义 | B.人文主义思想 |
C.人类的理性法则 | D.天赋人权的思想 |
7.
史书记载了1280年的一场“砲祸”:“碾硫之际,光焰倏起……未几透入砲房,诸砲并发,大声如山崩海啸,倾城骇恐……平地皆成坑谷,至深丈余。四比居民二百余家,悉罹奇祸,此亦非常之变。”这反映出中国古代火药技术
A.在唐宋时期发达成熟 | B.给中国带来的是巨大灾难 |
C.在宋朝广泛使用于军事 | D.在元朝时带来规模生产 |
8.
《三国演义》以陈寿《三国志》为蓝本,经各家说话人熔裁敷演,由罗贯中于元末明初写定。该书结构宏伟,场面壮观,人物众多,重于叙述历史事件而薄于文学创造,人物有类型化倾向,语言半文半白。这反映出
A.历史向文学嬗变的痕迹 | B.该书史学性和文学性均很高 |
C.历史人物通常类型鲜明 | D.小说是认识历史的最佳途径 |
10.
晚清不少课本以“二十四孝”故事作为教学素材,民国之后逐渐减少,那些愚忠愚孝之举不再成为儿童效仿的榜样,无条件服从不再成为儿童应具备的品质。这主要是因为
A.民权和人权意识增强 |
B.理学已开始遭到批判 |
C.中国近代教育起步 |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11.
在《孔子改制考》中,康有为认为孔子是一位伟大的革新者,他不但是儒家的先知般的创立者,而且是建制之“王”。其主要用意在于
A.树立孔子的思想权威 |
B.把孔子塑造为改革先师 |
C.减少变法遭遇的阻力 |
D.肯定孔子对建制的贡献 |
12.
1918年,李大钊在《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一文中指出:“由今而言,东洋文明既衰颓于静止之中,而西洋文明又疲命于物质之下,为救世界之危机非有第三新文明之崛起不足以渡此危机。”为宣传“第三新文明”李大钊
A.发表《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 | B.创办了半公开的《共产党》月刊 |
C.在大学开设有关社会主义的课程 | D.在上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
13.
中国的京剧始于18世纪末,外国话剧公元前好几百年那会儿就有了,但新文化运动时期仍然把京剧称为旧戏,把话剧称为新戏。这主要是
①出于反封建专制的需要 ②有利于传播西方的各种观念
③京剧只为帝王将相服务 ④对中西文化认同存在绝对化倾向
①出于反封建专制的需要 ②有利于传播西方的各种观念
③京剧只为帝王将相服务 ④对中西文化认同存在绝对化倾向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15.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有首歌曲《农友歌》用浓烈的地方民歌语调唱道:“天下的农友要哇翻身哪,自己当家作主人哪,一切权利归农会呀,共产党是我们引路的人哪。”这首歌的思想内容源自于***的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 B.《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
C.《井冈山的斗争》 | D.《论十大关系》 |
16.
一位考生参加大学招生考试,理化试卷只做了3道小题,其余一片空白,却在试卷背面给“尊敬的领导”写了一封信,诉说自己为了集体生产而放弃复***,并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这样的事情发生于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 |
B.社会主义建设十年探索时期 |
C.“文化大革命”时期 |
D.改革开放新时期 |
17.
1956年4月18日,在一份德国统一社会党的一位党干部谈他们国内遗传学家对过去强制推行李森科学派的反映材料上,***批示“此件值得注意”。不久,针对此类问题,我党明确提出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B.“百花齐放”方针 |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D.“百家争鸣”方针 |
18.
1952年,湖南省立一中改名为长沙市第一中学,原教会学校雅礼中学继1950年改名为“解放中学”后,再次更名为长沙市第五中学,教育厅委派袁宗凯为雅礼中学校长。1953年,长沙市五中划归长沙市管理,袁宗凯改任长沙市一中校长。这些情形的出现源于
A.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逐步建立 | B.“另起炉灶”方针的推行 |
C.当时政府驱逐了外国教会势力 | D.“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提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