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备课课时练习: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08476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1/8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2011年是巴黎公社成立140周年,这一运动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开创性意义。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马克思说:“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巴黎公社是巴黎人民在1871年3月28日建立的无产阶级政权,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材料2:在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言,新的革命高潮很快会到来;无产阶级终将获得最终胜利。但是1895年恩格斯又写道:“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请回答:
(1)材料1中的“尝试”指的是什么?巴黎公社是怎样“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的?
(2)据材料2分析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恩格斯观察这一问题的主要着眼点是什么?
(3)有人认为巴黎公社敲响了资本主义的丧钟,是资本主义由盛转衰的分水岭。结合法国历史谈谈你的看法。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新和谐公社”并不是真正与世界隔绝的,加入这个公社的人来自各个地方,抱有各自的目的,追求不同的利益,有着不同的政治信仰。这样,入社的社会上层分子和普通劳动者之间很快产生了矛盾,加上宗教信仰不同和民族的偏见,使这个公社远不像欧文预想的那么“和谐”。……同时,按照欧文的理论,公社经济活动的目的,只是满足公社社员的需要,因此,“新和谐公社”不仅没有积累,而且消费超过了生产。
材料二 社会经济领域内实行的最有意义的改革措施,便是在4月16日颁布的关于把巴黎逃亡的工厂主所抛弃的工业企业转交工人生产合作社的法令。5月3日,罗浮尔军械厂的工人根据公社的指示,制定了该厂管理章程。它规定:工长以上各级领导由工人民主选举产生,受工人的监督,不称职者可以随时撤换;成立有工人代表参加的工厂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厂内各项工作。
材料三  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总结了经验并作了艰苦的理论探索。这一时期,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获得了重大发展,为新的革命高潮的到来作了理论上的准备,给无产阶级锻造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1)依据材料一分析欧文的“新和谐公社”走向失败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巴黎公社是如何管理社会经济的?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二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2.单选题(共15题)

3.
马克思主义也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它之所以被称为“科学”,主要在于其
A. 揭示了资本土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 揭示了剩余价值规律
C. 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D. 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
4.
《共产党宣言》中说:“你们(资产阶级)责备我们(无产阶级),说我们要消灭你们的那种所有制。的确,我们是要这样做的。……无产阶级……通过革命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并以统治阶级的资格用暴力消灭旧的生产关系。”这段话
A.肯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B.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秘密
C.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D.描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的美好景象
5.
“它像一声惊雷震撼着沉睡的大地,以磅礴的气势向世界宣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将是未来世界的主人!”从此,工人运动开创了一个新纪元。这里的“新”的含义是
A.推翻资产阶级的条件已经具备
B.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指导
C.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夺取政权
D.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6.
有研究者发现,西方国家思想界是在“把马克思逐出欧洲”和“回到马克思”这两种观点之间是相互转换的。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因为
A.资本主义有周期性危机
B.工人运动有高潮有低潮
C.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
D.西方反共政策时断时续
7.
1895年恩格斯指出:“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陈旧了。”这表明恩格斯
A.否定1848年革命中工人阶级的斗争
B.强调工人阶级暴力革命的重要性
C.肯定资本主义相对稳定时期的合法斗争
D.突出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
8.
圣西门极力主张国家应把资本借给将按照“各尽所能、按劳取酬”的原则起作用的合作社;傅立叶提倡把社会改组为各有1600人和5000英亩土地的小的合作团体即“法郎吉”;欧文把其工厂所在的新拉纳克改建为一个模范村,在印第安纳建立一个短暂的共产主义的“新和谐”村。据此分析,他们三人主张的共同的基本特点是
A.制定了理想社会的种种蓝图
B.废除现实社会中的私有制
C.充分发挥国家对社会的管理作用
D.建立一个和谐的共产主义社会
9.
《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这里的“新政治制度”是指
A.直接选举制
B.义务教育制
C.民主集中制
D.无产阶级专政
10.
《共产党宣言》自1848年2月正式发表后,一版再版,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国传播。这说明
A.马克思主义具有国际性意义
B.马克思主义成为世界主流思想
C.当时建立社会主义的条件已经成熟
D.社会主义运动在全球蓬勃开展
11.
在马克思看来,辩证法不是体现在两个抽象的逻辑项之间,而是体现在两个社会阶级之间,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冲突是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的冲突,千百年来的整个历史是社会阶级斗争的历史。马克思的这一观点
A.阐释了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必然性
B.从哲学角度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C.说明了事物对立面之间相互转化法则
D.创立了推动历史发展的阶级斗争学说
12.
有学者对某一历史事件评价道:“它是法国19世纪的最后一次革命”,“是19世纪法国的革命史诗的顶点和终点,从此巴黎通过革命迫使全法国接受新制度的时代被划上句号”。这一历史事件
A.进行了建设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
B.使法国共和制度在法律上得以确立
C.传播了启蒙思想构建新制度的理性精神
D.宣告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13.
下列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要活动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参加并改组正义者同盟
②起草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
③发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④马恩在布鲁塞尔进行了第三次会晤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②①④③
D.①④③②
14.
凡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革命都不会失败,巴黎公社革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所以巴黎公社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以上表述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
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正确
C.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D.大前提、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15.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诞生了一个伟大的真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较之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依据是
A.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
B.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是剥削制度
C.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
D.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16.
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还是列宁,都一再高度评价巴黎公社的如下三项措施:一是普选产生公职人员;二是一切公职人员的工资相当于熟练工人的工资;三是人民群众监督并可随时罢免公职人员。这些措施能可靠地防止
A.国家机关由社会主人变为社会公仆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卷土重来
C.公职人员去追求升官发财
D.国民自卫军控制工人合作社
17.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后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
A.《法俄革命之比较》
B.《庶民的胜利》
C.《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3.选择题(共1题)

18.家庭中通常使用的是交流电.当通过人体的交流电的电流达到50mA时,就会导致呼吸麻痹、心室颤动.假定某人身体的电阻为2KΩ,算一算,

①通过50mA电流时的电压是多少?

②如图人双手分别抓在电压为220V的火线和零线上,是否会发生触电.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