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列宁在布尔什维克的工作者会议和出席全俄苏维埃会议的布尔什维克代表与孟什维克代表联席会议上做了关于战争和革命问题的报告,这个报告的提纲后来即以“四月提纲”著名。列宁思想的核心是要解决政权问题,即以工人代表苏维埃取代临时政府,以苏维埃共和国取代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材料二 2006年,俄罗斯的尤里——列瓦达咨询分析中心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带来什么”做了调查,统计情况如下表:
(1)材料一中《四月提纲》发表于俄国革命的哪一阶段?“苏维埃共和国取代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标志是什么?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之初采取了哪些巩固政权的措施?
(2)依据材料二指出俄罗斯人对十月革命的基本态度。结合1917—1991年苏(俄)联的史实,分析其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材料一 列宁在布尔什维克的工作者会议和出席全俄苏维埃会议的布尔什维克代表与孟什维克代表联席会议上做了关于战争和革命问题的报告,这个报告的提纲后来即以“四月提纲”著名。列宁思想的核心是要解决政权问题,即以工人代表苏维埃取代临时政府,以苏维埃共和国取代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材料二 2006年,俄罗斯的尤里——列瓦达咨询分析中心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带来什么”做了调查,统计情况如下表:
态度 | 持相应态度的人数比例 |
在俄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上开辟了新时期 | 30% |
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 30% |
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 10% |
是一场灾祸 | 16% |
其他 | 14% |
(1)材料一中《四月提纲》发表于俄国革命的哪一阶段?“苏维埃共和国取代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标志是什么?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之初采取了哪些巩固政权的措施?
(2)依据材料二指出俄罗斯人对十月革命的基本态度。结合1917—1991年苏(俄)联的史实,分析其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材料三 中央委员会认为,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业已完全成熟。中央委员会建议各级党组织以此为指针,并从这一观点出发讨论和解决一切实际问题。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1917年10月10日关于武装起义的决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分析这一文献的发表所具有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并分析材料二的实践与材料一的关系。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理解,并说明这次武装起义的结果及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意义。
材料一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材料三 中央委员会认为,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业已完全成熟。中央委员会建议各级党组织以此为指针,并从这一观点出发讨论和解决一切实际问题。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1917年10月10日关于武装起义的决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分析这一文献的发表所具有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并分析材料二的实践与材料一的关系。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理解,并说明这次武装起义的结果及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意义。
3.
在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上,国际工人运动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一国到多国的历程。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请回答:
(1)从图一和图二的图片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2)图二运动的结果如何?造成如此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3)图三为列宁,请你指出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这一成功实践有什么历史意义?

请回答:
(1)从图一和图二的图片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2)图二运动的结果如何?造成如此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3)图三为列宁,请你指出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这一成功实践有什么历史意义?
2.单选题- (共19题)
4.
马克思说:“巴黎公社只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其实质含义是
A.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只在巴黎一个城市成熟 |
B.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 |
C.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 |
D.巴黎公社革命爆发的原因是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
6.
恩格斯曾说:“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是马克思或我都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因素,那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下列关于唯物史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历史上一切政治、意识形态都是由经济决定的 |
B.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 |
C.唯物史观的提出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
D.唯物史观的系统阐述出自马恩合作完成的《神圣家族》 |
7.
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曾每天坐在自己房间里,等候人们对他在报纸上请求支持改造社会的呼吁作出响应,白白等候了12年。这说明空想社会主义
A.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 |
B.未能找到正确的实现途径 |
C.缺乏对社会现实的分析 |
D.为马克思主义提供理论来源 |
8.
“他们认为,私有制、竞争是导致社会灾难的根源。他们在不同程度上主张对生产资料实行公有制,对社会财富进行公正的或比较平均的分配。”“他们”指的是
A.自由主义者 | B.启蒙思想家 |
C.空想社会主义者 | D.人文主义者 |
9.
马克思正是这样一个时代的见证人、分析人和批判大师,他的思想不仅赢得了大批追随者,甚至也获得了他的敌人的尊重。这主要原因是马克思主义
A.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化优秀成果 | B.提供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正确理论指导 |
C.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 D.形成了内容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 |
10.
1843年,英国工人提出“享受自由人的权利”“普遍选举”等要求;1917年4月,列宁代表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不要“议会制共和国”、建立工农苏维埃共和国的目标。这一变化说明
A.工人运动以政治斗争为主 |
B.无产阶级开始建立政权的尝试 |
C.马克思主义推动了工人运动 |
D.社会主义革命在俄国获得胜利 |
11.
傅立叶认为,雇佣劳动是“复活了的奴隶制”,贫困是由富裕产生的。他第一次指出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引起的危机。傅立叶旨在
A.阐述社会发展的规律 |
B.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恶性 |
C.同情劳动者的愚昧无知 |
D.唤醒工人阶级的革命意识 |
12.
“普法战争的失败及围城时期的痛苦,无产阶级的失业和小资产阶级的破产,资产阶级的卖国行为及其加重人民苦难的措施——这一切便是推动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这次发生在巴黎的革命
A.其爆发的原因由于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
B.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经验 |
C.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了政治舞台 |
D.使社会主义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 |
13.
(新疆乌鲁木齐市2018届高三高考适应性训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列宁提出:“现在俄国社会主义政府面临着一个必须立即解决的问题:是立即接受这个割地和约呢,还是马上进行革命战争。在这个问题上,实际上不可能作任何中间路线的决定。”这里的“和约”指的是
A.《布列斯特和约》 |
B.《告俄国工人、土兵和农民书》 |
C.《和平法令》 |
D.《土地法令》 |
14.
1871年,马克思指出“不管这件事情的直接结果怎样,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新起点毕竟是已经取得了。”“新起点”的依据在于巴黎公社
A.宣告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B.第一次尝试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
C.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D.创建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
15.
1917年,俄国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加米涅夫曾这样说:“我认为列宁同志是不对的,他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结束。我认为它还没有结束……说资产阶级民主制已丧失了实行民主的一切可能性还为时过早。”他的这番言论主要针对列宁
A.发动二月革命的主张 |
B.退出帝国主义世界战争的想法 |
C.采用暴力革命的方式 |
D.提出转变革命任务的要求 |
16.
1917年4月17日,列宁在经济方面提出:“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土地、银行国有化,由工兵代表苏维埃对社会生产和分配实行监督。”这表明
A.俄国封建残余浓厚 |
B.俄国革命当前任务是社会主义革命 |
C.俄国工人阶级掌权,为经济变革创造条件 |
D.俄国沙皇统治已被推翻 |
17.
二月革命后,列宁曾说:如果革命者明知挽救革命、提岀媾和、挽救彼得格勒、摆脱饥饿、把土地交给农民等事业都取决于自己,可是放过了时机,那就是犯下了滔天大罪。由此可知,列宁主张
A.改变策略,用暴力夺取政权 | B.集中力量打击内外敌人 |
C.退出战争,与德国媾和 | D.发动农民,恢复工农联盟 |
18.
巴黎公社起义并非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而是具有非常强的偶然性。对“偶然性”的阐释,正确的是
A.必然遭遇暂时的失败 |
B.普法战争后巴黎形势 |
C.违背多数工人的意愿 |
D.客观原因导致其失败 |
19.
奥地利茨威格在《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一书中,在描绘列宁在1917年4月,坐着一列封闭的列车转道芬兰回到彼得格勒时,他写道:“这趟风驰电掣的封闭列车犹如一发炮弹,乘坐在里面的人物犹如威力强大的弹药,这一炮摧毁了一个帝国,一个旧世界。”茨威格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列宁领导的革命推翻了俄罗斯帝国的专制制度 |
B.列宁领导的革命的沉重地打击帝国主义的统治 |
C.列宁当选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主席对资产阶级是沉重的打击 |
D.列宁为代表的苏维埃俄国宣布退出一战,符合人民意愿 |
20.
马克思说:“人们对(巴黎)公社有多种多样的解释,多种多样的人把公社看成自己利益的代表者。”由此可知,巴黎公社
A.是完全的无产阶级专政 |
B.建立了民主的联合阵线 |
C.是工农阶级的联合政权 |
D.政权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
21.
巴黎公社规定:选民对公社所有的公职人员包括公社委员都有充分的罢免权和监督权,及时清除混入公社领导机构的坏人,可以罢免和撤换失职的公职人员,及时纠正公职人员的错误和失误。这些规定体现出巴黎公社
A.赢得广泛支持 |
B.实行直接民主 |
C.是社会主义政权 |
D.人民主权的特点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