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中唐到宋末期间,中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社会。物质上的进步可自一系列惊人的发明知其端倪:印制的书本、算盘、钞票和信用票据、火药、水泵、不漏水的船舱,以及航海罗盘,更不用说较早时期发明的陶瓷器、漆器、丝棉织物,以及像宋代绘画之类的艺术品了。这些都是一个生气勃勃的社会在其历史兴盛时期的产品,远比欧洲先进。宋代的城市文化反映出农业、工艺、商业和技术方面的进步,并且在哲学和施政方法方面也有与之相应的进展。最重要的事实是兴起了国内外的私人贸易,这确实是一场“商业革命”,使南宋政府更加依赖于贸易税收。雅克·热纳特把南宋首都杭州描绘为当时肯定无疑的最大城市。
——费正清文集《美国与中国》
材料二地理大发现对欧洲的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先引起了“商业革命”,表现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扩大,流通的商品种类和数量大大增多,商路及贸易中心的转移变化,商业经营方式的改变和商业、实业组织的发展。地理大发现后,欧洲商人的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如同《共产党宣言》所说:“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唐到宋末“中国是最先进社会”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比较东、西方“商业革命”的不同之处。
材料一自中唐到宋末期间,中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社会。物质上的进步可自一系列惊人的发明知其端倪:印制的书本、算盘、钞票和信用票据、火药、水泵、不漏水的船舱,以及航海罗盘,更不用说较早时期发明的陶瓷器、漆器、丝棉织物,以及像宋代绘画之类的艺术品了。这些都是一个生气勃勃的社会在其历史兴盛时期的产品,远比欧洲先进。宋代的城市文化反映出农业、工艺、商业和技术方面的进步,并且在哲学和施政方法方面也有与之相应的进展。最重要的事实是兴起了国内外的私人贸易,这确实是一场“商业革命”,使南宋政府更加依赖于贸易税收。雅克·热纳特把南宋首都杭州描绘为当时肯定无疑的最大城市。
——费正清文集《美国与中国》
材料二地理大发现对欧洲的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先引起了“商业革命”,表现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扩大,流通的商品种类和数量大大增多,商路及贸易中心的转移变化,商业经营方式的改变和商业、实业组织的发展。地理大发现后,欧洲商人的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如同《共产党宣言》所说:“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唐到宋末“中国是最先进社会”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比较东、西方“商业革命”的不同之处。
2.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由于努尔哈赤晚年一些错误政策的推行,致使战乱中的辽东经济受到空前破坏。成千上万的汉民纷纷起来进行反抗,就连女真人也有逃亡。皇太极即位后启用汉官,以汉、金为榜样,有选择地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首先,改变努尔哈赤时期采取的把辽沈地区农民附庸在女真族的庄园中进行耕作的政策。其次,在政治上,限制女真贵族任意的横征暴敛。约束女真人行为的同时,吸收大批汉族知识分子和明降官、降将参与政事,注意缓和女真人与汉人之间的矛盾。以明朝为样板,建立封建化制度。在文化思想上,从本民族固有文化特点出发,有选择地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提高女真人的文化素质,希求较快地改变后金文化落后的社会面貌。由于皇太极实行改革,很快稳定了后金的统治秩序。
——袁闾琨、魏鉴勋《试论皇太极的文化改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皇太极改革的背景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皇太极改革的历史意义。
材料由于努尔哈赤晚年一些错误政策的推行,致使战乱中的辽东经济受到空前破坏。成千上万的汉民纷纷起来进行反抗,就连女真人也有逃亡。皇太极即位后启用汉官,以汉、金为榜样,有选择地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首先,改变努尔哈赤时期采取的把辽沈地区农民附庸在女真族的庄园中进行耕作的政策。其次,在政治上,限制女真贵族任意的横征暴敛。约束女真人行为的同时,吸收大批汉族知识分子和明降官、降将参与政事,注意缓和女真人与汉人之间的矛盾。以明朝为样板,建立封建化制度。在文化思想上,从本民族固有文化特点出发,有选择地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提高女真人的文化素质,希求较快地改变后金文化落后的社会面貌。由于皇太极实行改革,很快稳定了后金的统治秩序。
——袁闾琨、魏鉴勋《试论皇太极的文化改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皇太极改革的背景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皇太极改革的历史意义。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1年9月,斯大林就向丘吉尔提出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对德国实施战略夹击的要求,对于苏联的建议,英国的回应只是派出小部队对欧洲大陆实施偷袭骚扰。1942年6月,苏美和苏英发表联合公报,达成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共识,但英国在备忘录中对承担的义务作了一些保留。1943年5月,英美华盛顿会议,决定于1944年5月在欧洲大陆实施登陆,开辟第二战场。1944年6月6日早6时以英美为主力的盟军先头部队总计约17万人,抢滩登陆诺曼底,此后,288万盟国大军涌入法国,势如破竹成功开辟了欧洲大陆的第二战场。美国史学家萨姆尔·纽兰德:“从日军偷袭珍珠港到巴黎陷落、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到攻克柏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没有任何一次战斗的意义能够与诺曼底登陆相媲美。”
——《诺曼底登陆的胜利抹去了敦克尔克的耻辱》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英国在1943年夏以前没能开辟第二战场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你怎样看待美国史学家萨姆尔·纽兰德对诺曼底登陆战役的评价?请说明理由。
材料 1941年9月,斯大林就向丘吉尔提出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对德国实施战略夹击的要求,对于苏联的建议,英国的回应只是派出小部队对欧洲大陆实施偷袭骚扰。1942年6月,苏美和苏英发表联合公报,达成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共识,但英国在备忘录中对承担的义务作了一些保留。1943年5月,英美华盛顿会议,决定于1944年5月在欧洲大陆实施登陆,开辟第二战场。1944年6月6日早6时以英美为主力的盟军先头部队总计约17万人,抢滩登陆诺曼底,此后,288万盟国大军涌入法国,势如破竹成功开辟了欧洲大陆的第二战场。美国史学家萨姆尔·纽兰德:“从日军偷袭珍珠港到巴黎陷落、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到攻克柏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没有任何一次战斗的意义能够与诺曼底登陆相媲美。”
——《诺曼底登陆的胜利抹去了敦克尔克的耻辱》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英国在1943年夏以前没能开辟第二战场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你怎样看待美国史学家萨姆尔·纽兰德对诺曼底登陆战役的评价?请说明理由。
2.单选题- (共6题)
4.
国民党编写的战史对于某阶段战略失误作出如下检讨:当时的战略观念“系以扩大占领地域为目的……故平均使用兵力,同时向多方面发展……此为在战略构想上最大之错误”。这次“战略失误”后,国民党
A.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 B.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 |
C.与中共进行战略决战 | D.参与北平谈判而作缓兵之计 |
5.
下表是关于三次柏林危机情况的统计,它反映出这时期的基本特征是


A.尽力避免大规模的直接军事冲突 | B.苏联在对峙中处于攻势的地位 |
C.美国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的策略 | D.德国成为美苏争夺的前沿阵地 |
7.
熙宁年间,“土豪大姓,诸色人就耕淮南,开垦荒闲土地归官庄者,岁收谷麦两熟,欲只理一熟。如稻田又种麦,仍只理稻,其麦佃户得收。”这表明政府意在
A. 增加财政收入 B. 提高土地的有效利用率
C. 增加粮食产量 D. 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A. 增加财政收入 B. 提高土地的有效利用率
C. 增加粮食产量 D. 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8.
清朝初期,清政府将华侨视为“莠民不惜背弃祖宗庐墓,出洋谋利”,且对回国者严加制裁。到了晚晴时期,清政府给予海外华侨国民身份,并正式将海外侨民纳入领事馆权责保护范围。清政府这一调整
A.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 B.标志着近代外交观念的形成 |
C.根源与中国半殖民地程度的加深 | D.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