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0题)
2.
“文革”时期,“民主”的主要方式是“大字报”、“大鸣”、“大放”、“大辩论”、“大串连”,以下关于文革时期“民主”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它歪曲了民主的含义 |
B.它符合民主的程序性原则 |
C.它是直接民主的体现 |
D.它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有益探索 |
3.
南方网记载, 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到:“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这主要反映了
A. 一些领导干部专制作风严重 B. 有法不依的现象十分严重
C. 亟待增强民众的法制观念 D. 亟待建设并完善法律体系
A. 一些领导干部专制作风严重 B. 有法不依的现象十分严重
C. 亟待增强民众的法制观念 D. 亟待建设并完善法律体系
4.
从将法仅当作统治和控制社会的工具,提升到将法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和治国方略的高度,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和治国方略的历史性转变。下列文献中明确提出这一理念的是()
A.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C.1980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
D.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
5.
1982年发行的我国宪法大全套,是新中国邮票的精品之一。其中该宪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下列表述中正确的选项是
A.它强调保护公民财产以及人身权利 |
B.村民自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
C.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 |
D.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 |
6.
由博客演化而来的微博,网民戏称为“围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带着“围脖”出席“两会”成为2012年全国“两会”的一道风景。有人说:“正是现代媒体技术手段的进步,才燃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下列各项对这一说法评价正确的是()
A.强调只有掌握现代高科技才能提高参政的积极性 |
B.认为了解民意的唯一途径就是网上交流 |
C.正确揭示了科技发展对民主进程的直接推动作用 |
D.没有看到这种现象的实质是我国民主化进程加快 |
7.
表l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全国人大农村代表所代表的人口与城镇代表所代表的人口的比例变化,不能说明的是()


A.农村与城镇代表比例趋向平衡 | B.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速度加快 |
C.城市和农村人口数量趋于接近 |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逐步的普及 |
8.
在论及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时,邓小平曾说:“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为避免上述弊端的出现,党和政府主要着重于
A.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 B.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
C.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 D.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
9.
以下是在2011年春,广东某村的村“两委”换届选举中的宣传标语:“搞好村委会换届选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公平竞争,接受群众监督!”“直接选举村委会,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珍惜民主权利,投好庄严一票!”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有
①村“两委”换届选举是加快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举措
②村委会实行的是间接选举
③我国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
④乡村基层选举有利于激发广大农民的参政热情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①村“两委”换届选举是加快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举措
②村委会实行的是间接选举
③我国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
④乡村基层选举有利于激发广大农民的参政热情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0.
1979年1月1日的美国《时代》周刊将邓小平评为年度风云人物。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邓小平成为新时代形象的主要原因是


A.领导粉碎了“四人帮”,结束文革 |
B.赞成“两个凡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
C.回归实事求是,规划改革开放 |
D.主张“一国两制”,解决统一问题 |
2.选择题- (共4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