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江苏省射阳中学滨海中学高三下期联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0807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5/11/2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近代铁路修建对世界经济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铁路也经历了“引进来”走出去的历史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5年时,欧洲人在非洲修建的铁路里程仅为760公里,1885年达到7030公里,1913年时,猛增到44309公里,其中英国修建的铁路长达27000公里。整个非洲大陆,通过密集的铁路网,被欧洲的殖民者牢牢控制着。
——《罗得斯纵贯非洲的铁路梦》(2014年12月22日《国际金融报》)
材料二 如果没有铁路,英国是不可能像现在这样统治印度的。铁路传播了腺鼠疫。……铁路还导致了饥荒频频发生。由于交通工具的便利,人们把出售的谷物送往价格最昂贵的市场。他们变得目光短浅,因此饥荒的压力增加了。
——甘地(1869—1948,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印度自治》
材料三   1970年,中国和赞比亚、坦桑尼亚合作建设了坦赞铁路,该铁路全长1860.5公里,全线建桥梁320座,隧道22座,耗时6年全线通车,成为东非和中南非洲的运输大动脉。中国政府提供无息贷款9.88亿人民币,共运发各种材料设备100万吨,先后派遣工程技术人员5万人次,有66人为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2014年12月1日,中国铁建承建的尼日利亚铁路宣告全线铺通。该项目直接和间接创造的就业岗位将达20万个。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在非洲铁路修建中长期处于优势的历史条件。
(2)材料二认为铁路修建对印度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3)据材料三分析,中国在非洲承建的铁路具有哪些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况说明这些铁路能给当地经济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2.
(14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是一个“整体”与“割裂”的世界,是一个“冲突”与“交融”的世界,是一个“精彩”与“无奈”并存的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极端不平衡的状态使得美国的有识之士意识到:必须援助欧洲。美国负责经济事务的副国务卿威廉·克莱顿忧心忡忡指出:“必须密切关注欧洲形势,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1948年年初将可能发生更严重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这种崩溃。这将导致美国出口锐减,剩余产品积压,从而导致美国的经济衰退。”   ——《美国对外关系文件集》
“战争使我们的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为了使经济扩张与生产能力相协调,必须将战时的特殊需求转变为可持续的和平经济发展的需求。”
——《1947年总统经济报告》
材料二在冷战后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具有文化亲缘关系的国家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相互合作。建立在具有文化共同性的国家基础之上的国际组织,如欧洲联盟,远比那些试图超越文化的国际组织成功。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政府援助欧洲有哪些经济意图?为此,它又采取了什么具体的措施?(3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作者核心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盟“远比那些试图超越文化的国际组织成功”的历史原因。(3分)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依据材料三,从上图中每选出三个同类词,提炼一个主题,并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8分)(要求:主题多样,层次分明,立意明确;词语选择准确,文字逻辑清晰;史论结合,280字左右。)
3.
(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8年8月30日)上谕曰:国家设官分职,各有专司,京外大小各官,旧制相沿,不无冗滥。近日臣工条奏,多以裁汰冗员为言,虽未必尽可推行,而参酌情形,实亦有亟当改革者。……如詹事府本属闲曹,无事可为;其通政司、光禄寺、鸿胪寺、太仆寺、大理寺等衙门,事务甚简,半属有名无实,均著即行裁撤,归并内阁及礼兵刑部办理。
——《清德宗实录》卷四二四
材料二(1898年9月26日)上谕曰:朝廷振兴庶务.一切新政,原为当此时局,冀为国家图富强,为吾民筹生计,并非好为变法,弃旧如遗。……所有现行新政中裁撤詹事府等衙门,原议将应办之事,分别归并,以省繁冗。现在详察情形,此减彼增,转身周折,不若悉仍其旧。著将詹事府、通政司、大理寺、光禄寺、大仆寺、鸿胪寺等衙门,照常设立,毋庸裁并。
——《清德宗实录》卷四二七
材料三梁启超指出:“今日我中国积弊更深于日本幕末之际,而外患内忧之亟,视日本尤剧百倍”。……各地农民因对幕府统治不满而纷纷起义,支持倒幕斗争。……康有为在奏折中曾提醒光绪帝:当今“乱机遍伏,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已可忧危”。……维新派是在不掌握权力的情况下,只是靠不停地向皇帝条陈奏折,由皇帝颁发诏书的方式来进行维新的。
——谢俊美著《东亚世界与近代中国》
材料四乃各省积习相沿,因循玩愒,虽经严旨敦迫.犹复意存观望,即如刘坤一、谭锺麟总督两江、两广地方,于本年五六月间谕令筹办之事,并无一字复奏。迨经电旨催问,刘坤一则籍口部文未到,一电塞责。谭锺麟且并电旨未复,置若罔闻。
——《清德宗实录》卷四二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光绪帝两次上谕的内容有何不同?是何原因?(4分)
(2)材料三、四从哪几个方面指出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4分)
(3)结合以上材料,从戊戌变法的失败中对当今的社会变革有哪些借鉴意义?(2分)
4.
(10分)中国作为多民族统一国家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都重视民族关系,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初期的统治者就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必须尊重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特点,若是试图用武力或者外部的行政手段强行改变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特点,实行与汉族一样的政治制度,不仅难以奏效,而且还会激起反抗和叛乱。于是唐朝在总结了秦汉在少数民族地区设边郡县,南北朝置左郡右县的历史经验,首创了统治少数民族地区的主要方式——羁縻府、州。唐朝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先后设立羁縻府、州、县共有八百多个。
——百度“互动百科”
材料二圣祖仁孝性成,智勇天赐。早承大业,勤政爱民。经文纬武,寰宇一统,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焉。圣学高深,崇儒重道。几暇格物,豁贯天人,尤为古今所未觏。而久道化成,风移俗易,天下和乐,克致太平。其雍熙景象,使后世想望流连,至于今不能已。
——《清史稿》
材料三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什么政策?结合所学指出该政策的积极作用。(3分)
(2)结合所学指出,康熙帝在治理多民族国家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才达到“天下和乐,克致太平”?(4分)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华民族作为“民族实体”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3分)

2.单选题(共10题)

5.
70多年前美国总统罗斯福就曾说:“如果中国屈服……那将是日军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线……”据此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A.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胜的关键
B.美国政府对中国抗战给予了鼎力支持
C.日本和德国法西斯早已制定合围苏联计划
D.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中无可替代
6.
时间坐标轴是学习历史重要方法。以下是某同学学习俄国十月革命所做的整体发展的示意简图,对数字处历史史实分析正确的是
A.①处革命后工农兵代表苏维埃掌握军队
B.②处提出革命途径必须是武力夺权目标
C.③处之后提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口号
D.④处之后社会主义运动由理想变为现实
7.
美国前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在1993年出版的《大失控与大混乱》就预见到了苏联解体之后留下了一个地缘政治的黑洞,而具有帝国冲动的俄罗斯很可能与昔日的加盟共和国发生冲突。他还说过:“美国成不了全球警察,也当不成全球银行家,甚至连全球道德家也做不成。”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美苏争夺世界霸主必将两败俱伤
B.美俄的霸权行径遭国际社会唾弃
C.是对冷战后世界格局的理性反思
D.美国政治家将俄国视为称霸障碍
8.
1948年,美国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值的比重为54.6%,英、法、日、联邦德国则占19.6%,到1970年,美国比重为37.8%,其他四国则为31.5%。这种变化趋势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
A.资本主义列强由盟友转变为对手
B.美国的援助推动二战后各国经济发展
C.欧、美、日三足鼎立会长期存在
D.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在竞争中开始动摇
9.
《尚书•洪范》记载当时的政务时说:“一曰食,二曰货。”《周礼》记载:“以九职任万民……六曰商贾,阜通货贿。”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的确切信息是
A.当时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
B.周朝时政府重视商业发展
C.当时社会普遍经商,农商并重
D.强调农商以加强中央集权
10.
明朝晚期浙江人朱宗光对西方的看法:“太西诸国原不同于诸蛮貊之固陋,而更有中邦所不如者。……自鸣之钟,照远之镜,举重之器,不鼓之乐,莫不精工绝伦,我中土之技巧不如也。荷戈之士,皆万人敌,巨炮所击,皆使坚城立碎,固垒随移。我中土之武备不如也。……以如是之人心风俗,而鄙之为夷狄,吾惟恐其不夷也。”下列对此推理分析正确的是(    )
A.工业革命以后西方制造业水平超越东方
B.当时国人已经迈出了“师夷长技”的思想
C.这是当时中国社会主流思想的一个缩影
D.传教士对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做出重大贡献
11.
“管理的集中,以保证少数上层领导人大权独揽来维持规定的价格标准;消除竞争,以杜绝外国竞争的保护关税来保证在市场上的稳固地位;以较少数企业、但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方法,来实现生产率的提高。”材料叙述的生产组织方式带来的积极影响是( )
A.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B.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生产的无计划性
C.推动了帝国主义列强对外扩张
D.客观上巩固了国有企业的领导地位
12.
“随着世俗社会的兴起及城市的发展,西方人终于从迷梦中觉醒,失踪的古典文化终于战胜了经院哲学与《圣经》,雅典终于战胜了耶路撒冷。”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
A.是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B.鼓励人们追求现世的幸福
C.认为人人有权阅读《圣经》
D.对未来社会提出完整设想
13.
央视羊年春晚备受好评,它将传统与现代、通俗与艺术、科技与文化有机地结合到一起。从歌舞、戏曲、对联、猜谜等都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辉煌灿烂,文学艺术异彩纷呈。下列有关“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表述符合史实的有
①学富五车,是指战国思想家惠施旅行时也爱学习,五辆车上装满爱看的纸质书籍
②洛阳纸贵,是指西晋文学家左思作的《三都赋》在京城洛阳被广泛印刷,纸材脱销
③戏曲发展过程中,一人主唱、曲牌联套体的戏曲音乐,成为元杂剧的核心艺术形式
④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具有现实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体又称“骚体”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4.
2014年11月,著名导演史蒂夫·诺兰的科幻大作《星际穿越》公映,迅速风靡全球,引发了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潮,“黑洞”、“虫洞”、“五维空间”成为人们热议的名词。如果人类能够实现星际穿越,其理论( )
A.改变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B.否定了传统经典力学时空观
C.是对新时空宇宙观的新挑战
D.冲击了中世纪的神创论观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