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东北地区与中国的发展历程的关键词”
从上表中选出2一3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运用所学加以阐释。(要求观点鲜明、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辽阳行省 | 清朝 | 旅顺大屠杀 | 张作霖 | 九一八事变 |
七三一部队 | 伪满洲国 | 辽沈战役 | 第一汽车制造厂 | 大连 |
从上表中选出2一3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运用所学加以阐释。(要求观点鲜明、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
经济体制与经济发展规划往往影响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态势。阅读材料:
材料一第一个五年计划以一百五十六个建设项目为中心……主要是能源(煤炭、电力、石油)、原材料(钢铁、有色金属、基本化学工业)、机器制造(重型机床、汽车、飞机、船舶)等空白和薄弱的工业。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1978—1984年粮食产量统计柱状图(单位:百万吨)

——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大……有的同志担心,这样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1985年5月31日)
材料三邓小平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我国“一五”计划的特点。“一五”计划时期的工业化建设对国民经济有何推动作用?
(2)据材料二归纳1978—1984年中国农业经济呈现的态势,导致这一态势的政策因素是什么?
(3)材料二中所述的“包产到户”政策最先在哪两个省份实行?为什么说“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4)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是在哪次会议上做出决定的?“特区是个窗口”,请说出2个我国较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窗口”。
材料一第一个五年计划以一百五十六个建设项目为中心……主要是能源(煤炭、电力、石油)、原材料(钢铁、有色金属、基本化学工业)、机器制造(重型机床、汽车、飞机、船舶)等空白和薄弱的工业。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1978—1984年粮食产量统计柱状图(单位:百万吨)

——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大……有的同志担心,这样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1985年5月31日)
材料三邓小平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我国“一五”计划的特点。“一五”计划时期的工业化建设对国民经济有何推动作用?
(2)据材料二归纳1978—1984年中国农业经济呈现的态势,导致这一态势的政策因素是什么?
(3)材料二中所述的“包产到户”政策最先在哪两个省份实行?为什么说“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4)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是在哪次会议上做出决定的?“特区是个窗口”,请说出2个我国较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窗口”。
2.单选题- (共2题)
3.
中共中央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明年一方面必须努力增加消费品的生产,另一方面必须尽力压缩城市购买力,争取社会购买力同商品供应保持平衡,使我们逐步掌握主动。”此举表明中央力图
A.调整国民经济 |
B.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
C.确立公有制主体地位 |
D.深化经济改革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