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货币是历史的见证,是政治、经济及社会状况的集中反映。下面两幅图是民国三十二年发行的纸币。

图一
图一为晋察冀边区银行发行的抗日票。该银行为敌后唯一一家经当时国民政府批准设立的银行。其发行的货币起到了稳定边区物价和支持敌后抗战的作用。

图二
图二为中央储备银行发行的中储券。该银行1941年1月在南京成立,1945年8月消亡。该银行作为“国家银行”发行本位币,可与法币(官方统一货币)进行兑换,在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曾大量流通。
(1)根据图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该货币发行时中国面临的抗战形势及经济发展的状况。
(2)根据图一、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两种货币发行的目的与作用角度比较两者的不同之处。
材料货币是历史的见证,是政治、经济及社会状况的集中反映。下面两幅图是民国三十二年发行的纸币。

图一
图一为晋察冀边区银行发行的抗日票。该银行为敌后唯一一家经当时国民政府批准设立的银行。其发行的货币起到了稳定边区物价和支持敌后抗战的作用。

图二
图二为中央储备银行发行的中储券。该银行1941年1月在南京成立,1945年8月消亡。该银行作为“国家银行”发行本位币,可与法币(官方统一货币)进行兑换,在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曾大量流通。
(1)根据图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该货币发行时中国面临的抗战形势及经济发展的状况。
(2)根据图一、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两种货币发行的目的与作用角度比较两者的不同之处。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轮船招商局是在洋务运动中诞生的第一个官督商办企业,其发展反映了近代中国经济及思想领域的变化,浓缩了洋务企业的基本特点。
轮船招商局历年船值统计(1873—1893年)
单位/两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
依据材料,任意提取有关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信息,并依据所学知识加以分析说明。(说明:任意提取两点信息即可。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材料轮船招商局是在洋务运动中诞生的第一个官督商办企业,其发展反映了近代中国经济及思想领域的变化,浓缩了洋务企业的基本特点。
轮船招商局历年船值统计(1873—1893年)
单位/两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
依据材料,任意提取有关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信息,并依据所学知识加以分析说明。(说明:任意提取两点信息即可。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897年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创办,初为合伙经营的小型印刷工场,不久为满足当时社会上学习英语与西方科学文化的需要,先后出版《华英初阶》、《华英进阶》以及《商务印书馆华英字典》等中英文对照读本。
1902年正式开设印刷所、编译所及发行所。后聘请支持维新且翰林出身的张元济担任编译所长,汇集一大批知名学者和专家加盟,制订系统全面的编辑出版计划,奠定了商务新型出版事业的坚实根基。
1903年与日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抓住清末学制改革机遇,出版中国第一部中小学全套教科书《最新教科书》,风行全国,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具有首创意义。出版严复译作《群己权界论》(《论自由》),后出版多部严复译名著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1904年至1914年间先后创刊《东方杂志》《教育杂志》《小说月报》《少年杂志》《学生杂志》等。
1914年,收回全部日股,在组织方面重新调整,逐渐建立了一处(总务处)四所(编译所、印刷所、发行所、研究所)的组织系统。
1915年第一部新式辞书《辞源》问世,开创了中国现代工具书的出版先河。
1922年置办德国造的滚筒印刷机,印刷速度提高10倍。
1924年商务印书馆创建了东方图书馆,不久这个被誉为“亚洲第一图书馆”对民众开放。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商务印书馆影印《四部丛刊》、校印百衲本《二十四史》,推出了《万有文库》《大学丛书》以及《丛书集成》,达到了商务印书馆发展史上的最高峰。
——肖东发《中国出版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务印书馆的出版方向并说明其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商务印书馆对中国近代教育文化事业的影响。
材料1897年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创办,初为合伙经营的小型印刷工场,不久为满足当时社会上学习英语与西方科学文化的需要,先后出版《华英初阶》、《华英进阶》以及《商务印书馆华英字典》等中英文对照读本。
1902年正式开设印刷所、编译所及发行所。后聘请支持维新且翰林出身的张元济担任编译所长,汇集一大批知名学者和专家加盟,制订系统全面的编辑出版计划,奠定了商务新型出版事业的坚实根基。
1903年与日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抓住清末学制改革机遇,出版中国第一部中小学全套教科书《最新教科书》,风行全国,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具有首创意义。出版严复译作《群己权界论》(《论自由》),后出版多部严复译名著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1904年至1914年间先后创刊《东方杂志》《教育杂志》《小说月报》《少年杂志》《学生杂志》等。
1914年,收回全部日股,在组织方面重新调整,逐渐建立了一处(总务处)四所(编译所、印刷所、发行所、研究所)的组织系统。
1915年第一部新式辞书《辞源》问世,开创了中国现代工具书的出版先河。
1922年置办德国造的滚筒印刷机,印刷速度提高10倍。
1924年商务印书馆创建了东方图书馆,不久这个被誉为“亚洲第一图书馆”对民众开放。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商务印书馆影印《四部丛刊》、校印百衲本《二十四史》,推出了《万有文库》《大学丛书》以及《丛书集成》,达到了商务印书馆发展史上的最高峰。
——肖东发《中国出版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务印书馆的出版方向并说明其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商务印书馆对中国近代教育文化事业的影响。
2.单选题- (共13题)
4.
据统计,从1685年到1757年间,到中国贸易的欧美各国商船有312艘,而从1758年到1838年间,仅到中国粤海关贸易的外国商船共达5107艘,其中大多数为西方商船。这主要是因为
A.欧美工业革命进展迅速 |
B.政府对外政策变化 |
C.世界市场逐渐得到拓展 |
D.民间走私贸易兴盛 |
6.
1937年8月14日《申报》上登载了一则广告(如下图)。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申报》的营销方式十分独特 |
B.实业和救国是矛盾的统一体 |
C.发国难财的制烟公司不道德 |
D.广告内容增添了时代元素 |
7.
下列漫画反映了近代中国某经济形式的发展历程,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A.体现了洋务企业发展过程的艰难曲折 |
B.说明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历史命运 |
C.第一幅画反映的是明清资本主义萌芽 |
D.封建主义应是该经济形式的最大阻力 |
8.
有学者认为,“在近代中国,经济的转型主要表现为传统经济结构逐渐瓦解,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从无到有的形成和发展。近代社会转型主要表现在使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过渡的工业化进程中。”对材料的理解最确切的观点是
A.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
B.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
C.近代中国工业经济的产生 |
D.近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变化 |
9.
下图反映了19世纪60—80年代中国棉布、棉纱进口的变化,两幅图可以说明的问题是


A.棉纱进口增多导致棉布出现了滞销 |
B.近代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C.中国近代纺织业在逆境中无从发展 |
D.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10.
观察下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示意图,指出这一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B.辛亥革命的胜利,为发展资本主义扫除了一些障碍 |
C.民国政府颁布了若干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 |
D.反帝爱国运动的有力推动 |
11.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期,在英国支持下,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推行法币政策。规定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后加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法币代替市面上流通的银元,禁止白银在市面上流通。以后一切完粮纳税及公私款项的支付,一律禁用白银,同时宣布白银国有。这样,法币就成了全国统一的货币。材料反映了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稳定金融 |
B.此后中国的银价波动性加强 |
C.国民政府放弃了长期实行的“银本位”制 |
D.此后法币币值受世界银价波动的影响加大 |
12.
下图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示意图,它反映出当时中国


A.传统手工产品的质量下降 |
B.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C.沦为列强资本输出的场所 |
D.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有所发展 |
14.
1914年10月张謇在给大总统的呈文中提出“棉纱土布,无论何种花色种类,所有常关、海关、厘金、落地捐等项税厘,一律免除。……因吾之工业幼稚,恐为先进国所压制,则发达无期”。呈文反映了
A.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
B.经济主权意识增强 |
C.列强经济侵略加剧 |
D.民族工业缺少保护 |
15.
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刘鸿生于1923年创办华商上海水泥厂,生产的象牌水泥在上海等地取得市场优势地位,但很快受到国内启新洋灰公司的马牌水泥和日本小野田水泥厂的龙牌水泥的猛烈冲击,市场上形成了象、马、龙三者的混战局面。这反映了
A.一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迅猛的发展 |
B.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 |
C.这种公平竞争的局面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D.一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生存艰难但仍勇于前行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