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90年,洋务运动后期领导人物张之洞本着兴业图强,实业救国的目的开采大冶铁矿,兴建汉阳铁厂,开创了我国近代成功兴办钢铁工业的先河,后来这个钢铁联合企业几经沉浮,由官办到官督商办再到商办,曾经有过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的辉煌,也有过举债度日的艰难,1938年由于抗日战争而沦陷。在这48年中,西方工业文明的强制植入,一方面改变了黄石传统社会的经济格局,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被取代,工业化促进了地区经济的现代化;另一方面它给湖北社会原有的社会结构、民众的意识思想以强烈冲击,加快了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速度。
材料 1890年,洋务运动后期领导人物张之洞本着兴业图强,实业救国的目的开采大冶铁矿,兴建汉阳铁厂,开创了我国近代成功兴办钢铁工业的先河,后来这个钢铁联合企业几经沉浮,由官办到官督商办再到商办,曾经有过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的辉煌,也有过举债度日的艰难,1938年由于抗日战争而沦陷。在这48年中,西方工业文明的强制植入,一方面改变了黄石传统社会的经济格局,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被取代,工业化促进了地区经济的现代化;另一方面它给湖北社会原有的社会结构、民众的意识思想以强烈冲击,加快了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速度。
——姜迎春《近代工业文明的植入和地区社会变迁》
工业文明并不局限于产业发展这一层次,你是怎样看待历史上的工业文明的?请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2.材料分析题- (共1题)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文艺复兴时代起,中央政权监督贸易,设置贸易实在障碍的能力扩大了。从“经济”上为保护主义辩护的理由多了起来,人们以“民族利益”进行干预。商人阶层政治权力的扩大伴随着此进程,而国家往往赋予他们对外贸易的垄断地位。近代的保护主义变得更有组织、更为官方,从某种意义上讲更为有效。从15世纪末开始,新兴的城市资产阶级要求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以实施保护主义政策,开拓国内外市场,展开了长达三百多年的保护主义探求:1485年的支持羊毛工业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1587年禁止羊毛出口,1660年的控制海上贸易的《航海条例》,1699年禁止羊毛制品进口的“羊毛法案”,1700年禁止销售印度棉布的法令,1815年限制谷物进出口的新《谷物法》等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三十年代贸易统制政策与近代初期英国贸易保护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产生的原因。
材料一 自文艺复兴时代起,中央政权监督贸易,设置贸易实在障碍的能力扩大了。从“经济”上为保护主义辩护的理由多了起来,人们以“民族利益”进行干预。商人阶层政治权力的扩大伴随着此进程,而国家往往赋予他们对外贸易的垄断地位。近代的保护主义变得更有组织、更为官方,从某种意义上讲更为有效。从15世纪末开始,新兴的城市资产阶级要求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以实施保护主义政策,开拓国内外市场,展开了长达三百多年的保护主义探求:1485年的支持羊毛工业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1587年禁止羊毛出口,1660年的控制海上贸易的《航海条例》,1699年禁止羊毛制品进口的“羊毛法案”,1700年禁止销售印度棉布的法令,1815年限制谷物进出口的新《谷物法》等等。
——摘编自(法)帕斯卡·萨兰《自由贸易与保护主义》
材料二 《大公报》也大谈苏联,还把《苏联五年计划成功史》誉为“记者不可不读”之书。世界恐慌以来,贸易上从关税战争到集团的关税协定,从贸易限制到双方的数量限制协定……“旧有的制度都在动摇,更不要说那些基础在旧有的制度而产生出来的学说”,人为的操纵和干涉已成普遍现象,“统制经济已经风行全球”;对经济侵略的国家而言,实施统制经济便如虎添翼;而对于被侵略的国家,如若丢掉统制经济则无出路可言,“我国自从鸦片战争之后,便藩篱尽撤,经济国防了无设备。”列强新的侵略方式已经开端,我国的国际贸易统制究竟如何?——摘编自杨福林《国民政府战时贸易统制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兴资产阶级对近代贸易保护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三十年代贸易统制政策与近代初期英国贸易保护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产生的原因。
3.单选题- (共12题)
3.
从1937年到1942年桂林市人口增长2.16倍,西安人口增长46%,兰州、昆明增长35%,重庆1945年的人口从战前的47万增至124万~150万之间。这一现象
A. 是长期内战的连锁反应
B. 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
C. 是国内政局影响的结果
D. 主要归功于滇缅公路的开通
A. 是长期内战的连锁反应
B. 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
C. 是国内政局影响的结果
D. 主要归功于滇缅公路的开通
4.
甲午战后,在“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下,清末状元张謇等投身于近代民族工业,从而使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实业救国”思潮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清政府鼓励发展工商业 | B.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
C.国人价值观念发生变化 | D.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 |
5.
1936年夏,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与湖南、江西、广东三省商定,拨付专款,用于重工业建设。同时,向德国订购了机械、电子、化工、冶金等设备。这表明国民政府
A. 积极提升国防现代化水平
B. 完成了抗战前的经济准备
C. 加紧对南方红军军事围剿
D. 开始调整全国的工业布局
A. 积极提升国防现代化水平
B. 完成了抗战前的经济准备
C. 加紧对南方红军军事围剿
D. 开始调整全国的工业布局
6.
据统计,1842年中国常年的进口总值中,棉制品仅占8.4%,1867年上升为21%,到了1885年就以35.7%的优势跃居进口贸易的第一位。这种状况
A. 说明中国的传统经济受到了冲击
B. 表明进口棉制品取代了国内棉制品
C. 表明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入超地位
D. 反映了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新时尚
A. 说明中国的传统经济受到了冲击
B. 表明进口棉制品取代了国内棉制品
C. 表明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入超地位
D. 反映了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新时尚
7.
慈禧在1862年11月17日的上谕中,命沿海各口岸挑选民兵,接受西法训练,说:“官兵不能得力,暂假洋人训练,以为自强之计。”并且表示:“除学习洋人兵法外,仍应认真学习洋人制造各项火器之法。各项得其密传,能利攻剿。”据此可知当时
A. 洋务派已掌握地方大权
B. 清政府统治危机依然严重
C. 清政府正筹建近代海军
D. 慈禧认识到“制夷”的关键
A. 洋务派已掌握地方大权
B. 清政府统治危机依然严重
C. 清政府正筹建近代海军
D. 慈禧认识到“制夷”的关键
8.
20世纪30年代初,国民政府与列强谈判后颁布了一系列进出口新税则,将进出口税分为了7.5%到50%哄14级累进税率,打破了“值百抽五”的不分等级的旧税率。这种变化使中国
A. 政府财政大幅度增加
B. 民族工业得到充分保护
C. 关税自主得到了恢复
D. 基本掌握海关行政管理权
A. 政府财政大幅度增加
B. 民族工业得到充分保护
C. 关税自主得到了恢复
D. 基本掌握海关行政管理权
9.
表2是抗战时后方工矿业发展的状况
表2
下列对这一时期工业发展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 实业救国思想和战争需求的刺激 B.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推动
C. 工业生产被官僚资本垄断 D. 日本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表2
| 年份 | 合计 | ||||||
1937 | 1938 | 1939 | 1940 | 1941 | 1942 | 1943 | ||
设厂总数 | 63 | 209 | 419 | 517 | 866 | 1138 | 1049 | 4261 |
国营厂数 | 3 | 27 | 73 | 111 | 128 | 61 | 72 | 475 |
民营厂数 | 60 | 182 | 346 | 406 | 738 | 1077 | 977 | 3786 |
下列对这一时期工业发展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 实业救国思想和战争需求的刺激 B.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推动
C. 工业生产被官僚资本垄断 D. 日本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10.
下表反映了近代山西部分新产业首次出现的情况。
这反映出近代山西
A. 轻重工业并举,完成了近代化
B. 资源丰富,办厂条件优越
C. 新生产力区域分布的不平衡
D. 实业教国成为发展动力
行业 | 机械 | 煤炭 | 纺织 | 电力 | 邮政 | 铁路 | 印刷 |
时间 | 1892年 | 1898年 | 1898年 | 1908年 | 1901年 | 1904年 | 1882年 |
地点 | 太原 | 平定县等地 | 新绛县 | 太原 | 太原 | 太原 | 祁县 |
名称 | 火柴局 | 英国福公司 | 绛县纱厂 | 电灯公司 | 英国邮政 | 正太铁路 | 文和斋 |
这反映出近代山西
A. 轻重工业并举,完成了近代化
B. 资源丰富,办厂条件优越
C. 新生产力区域分布的不平衡
D. 实业教国成为发展动力
11.
“到1900年庚子国变前夕,大清朝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6.8%,先辈们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走完资本主义国家一百多年才走完的路,这是一个令世人感叹、世界瞩目的成就”。其中“令世人感叹、世界瞩目的成就”主要得益于
A.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解体较快
B. 《马关条约》签订后的资本输入
C.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短暂的春天”
D. 洋务运动对经济的客观作用
A.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解体较快
B. 《马关条约》签订后的资本输入
C.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短暂的春天”
D. 洋务运动对经济的客观作用
12.
上海1890年有168129人,到1910年时激增至1185859人。除自然增长外,大部分是江浙一带破产农民流入和破产手工业者增多所致。上述现象
A. 表明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加深
B. 为民族工业提供了廉价劳动力
C. 导致小农经济走上了瓦解之路
D. 推动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A. 表明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加深
B. 为民族工业提供了廉价劳动力
C. 导致小农经济走上了瓦解之路
D. 推动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13.
阅读下表,表中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晚清政府进出口贸易额(单位:两白银)
晚清政府进出口贸易额(单位:两白银)
年代 | 进口 | 出口 |
1885 | 88200018 | 65005711 |
1895 | 171696715 | 143293211 |
1905 | 447100082 | 227888197 |
1911 | 471503943 | 377338166 |
A.晚清政府面临贸易逆差困境 |
B.中国进出口贸易额普遍增加 |
C.中国沦为西方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
D.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很大改变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