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政治史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7课解放战争作业试卷(含答案)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07755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23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道路。这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的东西,就是资本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因此,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主题,是……
——苑书义《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材料二:现在民族危机极端严重,国民党已不能照旧不变地统治下去,因而全国人民和国民党中的爱国分子,又有两党合作的迫切要求。因此,重新整顿三民主义的精神……两党重新合作,并领导人民坚决地实行起来,是完全适合于中国革命的历史要求,而应为每一个共产党员所明白认识的。
——《***选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1937 年5月)》
材料三: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久的时间和要花费很大的气力的事情。……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是什么?
(2)比较材料二,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政策上做了哪些调整。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做出这一调整的原因。概括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特征。
(3)材料三中“破坏一个旧世界”的含义指什么?***在这方面的理论上有什么独特贡献?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重庆,有些人认为,蒋介石是靠不住的,是骗人的,要同他谈判出什么结果是不可能的。……我向他们说,你们说的是有理由的,有根据的,积十八年的经验,深知是怎么回事。……但是,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事情还有另一个方面,还有许多因素,使蒋介石不能不有很多顾忌。
材料二:有些同志问,为什么要让出八个解放区?……我们的方针是保护人民的利益。在不损害人民的基本原则下,容许作一些让步,用这些让步去换取全国人民需要的和平民主。我们过去和蒋介石交涉,也作过让步,而且比现在还大。
——以上材料均摘自***《关于重庆谈判》
(1)材料一中所说的“许多因素”主要包括哪些因素?
(2)材料二中说“我们过去……也作过让步,而且比现在还大”的表现是什么。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参加重庆谈判的主要目的有哪些。

2.单选题(共9题)

3.
抗日战争胜利后,一度出现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有利契机,其主要表现有
①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增强了国人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②消除了外来侵略的威胁及战乱对经济发展造成的破坏
③各党派进行政治协商,有利于推进政治的民主化进程
④人民革命力量发展,为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建立提供了条件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4.
1945年10月12日,西安《秦风日报》发表社论说:“分裂内战的阴霾可望由此扫清,和平建国的时代可望于兹开始……”它出现的背景是
A.《双十协定》的签署
B.《国内和平协定》的签署
C.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D.抗日战争的胜利
5.
1949年,南京国民政府在大陆的统治结束,按照民国纪年法,这一年应该记为民国(  )
A.28年B.38年
C.22年D.23年
6.
“本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黄百韬兵团……从北面威胁徐州”。这一战役是(  )
A.台儿庄战役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7.
重庆谈判前夕,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说:“谈判的办法是政学系想出来的,政学系想用软的一套手法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可是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这段材料表明(  )
①全国人民要求和平,反对内战 ②国民党想利用谈判进行内战准备 ③国民党企图把发动内战的责任推给共产党
A.①②③B.②③
C.①②D.①③
8.
下图为解放战争时期敌我力量变化示意图(单位:万人)。人民解放军兵力超过国民党军队发生在下列哪一战役后(  )
A.淮海战役B.平津战役
C.辽沈战役D.渡江战役
9.
1949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给杜鲁门的信中说:“中国内战不祥的结局超出美国政府控制的能力,这是不幸的事,却也是无可避免的。”最能验证这段话的史实是(  )
A.解放军战略反攻取得重大战果
B.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C.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
D.三大战役中辽沈战役最先获胜
10.
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曾在山西白云观抽签,得一“下下签”,他叹息败局已定。不久,***也恰巧来到白云观,为助兴也抽了一签,得一“上上签”。此事后来蒋介石知道了,说:“天意。”***却说:“民意。”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蒋介石的失败具有历史必然性,这是“天意”
B.“民意”指反对蒋介石符合人民的意愿和利益
C.蒋介石夸大了失败的偶然性,未看到失败的真正原因
D.中国共产党实行土地改革等,“得人心者得天下”
11.
塞外重镇张家口,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从下面两幅图中,可以汲取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
 
A.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B.中共革命道路的变化
C.中国革命对象的变化
D.中国军队性质的变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