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1年,香港陷落开启了大英帝国在远东的崩溃。与之相对的是,中国在同盟国的地位却开始上升,国民党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收回国家主权的要求,包括香港主权问题,也得到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理解和支持。由于英国的顽固执守,1943年,中英签订所谓“平等”新约,英国放弃了握之已久的领事裁判权、租界等特权,但仍留了包括香港问题在内的很多特权。
——摘编自周锡瑞、李皓天《1943:中国在十字路口》
材料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特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以保障国家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的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941年国民党政府提出一系列收回国家主权要求的历史机遇。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制定时间和中央人民政府对香港管理的基本原则,并从国家主权角度简述“一国两制”的实践意义。
材料一
1941年,香港陷落开启了大英帝国在远东的崩溃。与之相对的是,中国在同盟国的地位却开始上升,国民党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收回国家主权的要求,包括香港主权问题,也得到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理解和支持。由于英国的顽固执守,1943年,中英签订所谓“平等”新约,英国放弃了握之已久的领事裁判权、租界等特权,但仍留了包括香港问题在内的很多特权。
——摘编自周锡瑞、李皓天《1943:中国在十字路口》
材料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特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以保障国家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的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941年国民党政府提出一系列收回国家主权要求的历史机遇。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制定时间和中央人民政府对香港管理的基本原则,并从国家主权角度简述“一国两制”的实践意义。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全国人民所渴望的政治协商会议现在开幕了。我们的会议包括600多位代表,代表着全中国所有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这就说明,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
——***(1949年9月)
材料二
政协不能搞成国家机关,因为人大和国务院是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管理机关,如果把政协也搞成国家机关,那就成为二元了,这样就重复了,分散了,民主集中制就讲不通了。政协不仅是人民团体,而且是各党派的协商机关,是党派性的机关……共产党也是党派,也不是国家权力机关,但它的价值并不因此而有所降低。
——***(1954年9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背景是什么?该会议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该会议在我国政治建设的历程中有着怎样的地位和作用?
(2)材料二中***讲话的背景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4年前后政协的性质有何变化。
材料一
全国人民所渴望的政治协商会议现在开幕了。我们的会议包括600多位代表,代表着全中国所有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这就说明,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
——***(1949年9月)
材料二
政协不能搞成国家机关,因为人大和国务院是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管理机关,如果把政协也搞成国家机关,那就成为二元了,这样就重复了,分散了,民主集中制就讲不通了。政协不仅是人民团体,而且是各党派的协商机关,是党派性的机关……共产党也是党派,也不是国家权力机关,但它的价值并不因此而有所降低。
——***(1954年9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背景是什么?该会议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该会议在我国政治建设的历程中有着怎样的地位和作用?
(2)材料二中***讲话的背景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4年前后政协的性质有何变化。
2.单选题- (共18题)
3.
1986年9月,邓小平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迈克·华莱士的采访时说:“只要台湾不同大陆统一,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地位是没有保障的,不知道哪一天又被别人拿去了。”材料体现邓小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意图是
A.考虑国际国内的发展状况 |
B.保障民族关系的稳定繁荣 |
C.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 |
D.充分尊重台湾历史的现状 |
4.
1983年6月,撒切尔夫人连任英国首相,她使出了“三角凳”策略,即让港英当局作为独立第三方参加谈判,使谈判形成2:1的态势。中国政府对此表示拒绝,理由是
A.违背了中方“和平统一”的方针 |
B.体现不了“港人治港”的精神原则 |
C.香港不是一个政治独立实体 |
D.统一方案须得到三方的共同接受 |
5.
“依照执政者的个人喜好以及亲疏关系来决定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公共事务,而不是按照严格公正的司法程序、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社会纠纷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为解决这个问题,中国在新时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最重要的成就是
A.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B.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职能 |
C.制定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D.确立依法治国、建设法制国家的目标 |
6.
学者汪辉评论新中国的某一制度说,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其评论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B.政治协商制度 |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D.村民自治制度 |
7.
1982年宪法序言中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序言“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是指
A.曾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
B.确立了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
C.曾是两次国共合作的重要组织形式 |
D.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 |
8.
1949年以后由于海峡两岸军事对峙,两岸人员往来和通商、通航、通商全部中断。台湾方面决定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两岸同胞隔绝状态被打破是在
A.1979年 |
B.1987年 |
C.1992年 |
D.2008年 |
9.
““五四’宪法开创新纪元,十年‘文革’遭遇磨难中断,十一届三中全会得以恢复发展,十八大以来制度日趋完善。如今肩负着为人民当家作主的重托,迈着矫健步伐豪迈向前。”该诗赞颂的制度是
A.政治协商制度 |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C.“一国两制” |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10.
有一首歌词写道:“我是牛鬼蛇神,我是牛鬼蛇神,我有罪!我有罪!我对人民有罪,人民对我专政,我要低头认罪。只许老老实实,不许乱说乱动,我要是乱说乱动,把我砸烂,砸碎,把我砸烂,砸碎!”这首歌应该流行于
A.解放战争时期 |
B.新中国成立初期 |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
D.“文化大革命”时期 |
11.
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相继颁布了《刑法》、《民法》、《经济法》等各种法律法规,这表明我国
A.法制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 |
B.法律法规制定的越来越多 |
C.形成日趋完备的法律体系 |
D.人民的法律意识日益增强 |
12.
一位村长说:“现在做村官太累了,担子重、压力大。过去村委会成员是上面指派,只要把乡镇的任务完成就行了。现在不同了,这个职务是老百姓给的,除了让上面满意,你更得对老百姓负责。”以上村官任务的变化与哪一制度的实行有关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B.中国共产党大会制度 |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
13.
下面是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来源及人数比例统计表(部分)据此可得出
项目 | 中共党员 | 民主党派 | 无党派 | 工人 | 农民 | 解放军 | 归国华侨 | 少数民族 | 妇女 |
人数 | 668 | 274 | 284 | 100 | 63 | 60 | 30 | 177 | 147 |
比例 | 54.48% | 22.85% | 23.16% | 8.16% | 5.14% | 4.89% | 2.45% | 14.43% | 11.99% |
A.人民代表主要是经政治协商推举出来的 |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奠基于多党制基础上 |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直接民主的特征 |
14.
在“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的制定过程中,中央政府郑重做出了“中央政府不干预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范围内的事务”的政治承诺,自我规限本来可由中央行使的某些本源性权力。这反映出
A.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权 |
B.中央政府对我国统一问题的重视 |
C.联邦制下中央与地方的权力架构 |
D.中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发生了变化 |
15.
1982年宪法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一章放在“国家机构”之前,使本次修宪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据此可知,这次修宪“新”在
A.凸显了宪法保障人权的核心价值 |
B.体现对人文主义的一贯追求 |
C.表明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的委托 |
D.反映了主权在民的宪法原则 |
16.
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 材料 | 结论 |
A | 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 我国确认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B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胜利 |
C | (文革)期间,我国未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遭到严重破坏 |
D | 1982年,中共确立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形成 |
A.A | B.B | C.C | D.D |
17.
2016年11月30日,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表示,两岸关系改善与发展的基础是坚持“九二共识”,台湾当局不承认“九二共识”,两岸双方就不可能进行良性互动。材料表明坚持“九二共识”
A. 有利于实现“三通”
B. 不能够推动两岸和平统一
C. 能强化两岸的文化认同
D. 有利于两岸的和谐发展
A. 有利于实现“三通”
B. 不能够推动两岸和平统一
C. 能强化两岸的文化认同
D. 有利于两岸的和谐发展
18.
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到:“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该讲话的目的是
A. 改变一些领导人专制作风
B. 改变有法不依的现象
C. 亟待建设并完善法律体系
D. 增强民众的法制观念
A. 改变一些领导人专制作风
B. 改变有法不依的现象
C. 亟待建设并完善法律体系
D. 增强民众的法制观念
19.
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和睦大家庭”的民族关系图片展,展览内容按20世纪的不同年代分为若干板块,在60年代板块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是
A.《共同纲领》封面 |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
C.西藏自治区成立大会 |
D.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庆典 |
20.
电影《秋菊打官司》中叙述:女主人公秋菊不愿接受乡里的调解,在把自家产出的红辣椒满车地运到集市上去卖,得到足够盘缠以后,一直往县里、市里申诉,最后,打人的村长败诉,秋菊赢了官司。秋菊打官司能够成行和能够打赢官司,说明该故事反映的历史时期大致处于
A.建国初期 |
B.三大改造时期 |
C.文化大革命时期 |
D.改革开放以来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