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年湖南省长沙铁路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文科)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0758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1/2/18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材料一 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条约期满为止。

 ---------孙中山《宣告各友邦书》

材料二 一切不平等条约……皆当取消,重订双方平等,互尊主权之重要条约。

 ----------孙中山《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材料三 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 

---------***

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中共16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1)根据材料一、二说说孙中山对帝国主义列强的态度有何区别?其产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三中的“本本”指什么?“反对本本主义”是针对当时党内什么倾向说的?
(3)材料四中的理论分别在党的哪次会议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其创新成果反映了怎样的共同特点?
2.
(11分)
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王安石)“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饶。”----《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下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源于哪家派别的思想?其主要内容是什么?(3)
(2)结合所学,王安石为实现材料二中的目标,采取了怎样的措施?(3)
(3)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一成一败,请结合教材分别分析他们成败的主要原因(5)

2.单选题(共17题)

3.
***创造性地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的国情B.共产国际的指示
C.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经验D.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
4.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的流行是在
A.新中国成立之初B.大跃进运动之后
C.十一届三中全会后D.文化大革命运动时期
5.
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相比,欧洲启蒙运动最突出的特点有
①要求实行法治 ②主张实行共和制 ③反对专制王权和特权等级④主张废除私有财产制度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6.
从智者学派到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发展的相同点是( )
A.对自然界本身的探讨和解释
B.以人为本,洞察宇宙,探索人生
C.否定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
D.放弃对自然的探讨而去研究人自身
7.
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臻于成熟后,既有审美价值,又具实用价值,雅俗共赏的字体是
A.隶书
B.草书
C.行书
D.楷书
8.
四大发明之所以是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是因为四大发明
A.是西方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B.在推动人类进步的过程中作用巨大
C.发明的过程比较艰难
D.领先西方时间长,足以令中华民族骄傲
9.
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制思想界”。这主要指的是梁启超宣传了()
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
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
10.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早期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这里的“进一步”是指
①提出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 ②要求进行政治领域的变革
③维新思想发展成为政治运动 ④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
A.①③B.③④C.②④D.①②
11.
对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解释较为全面的是
A.以传统的封建制度为立国之本
B.以“师夷长技”为富国强兵之路
C.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D.对西方先进技术和政治制度兼收并蓄
12.
中国最早举起传播马克思主义大旗的是(  )
A.李大钊B.陈独秀C.***D.胡适
13.
近代一些知识分子从“向西方学习”到“以俄为师”思想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的革命性质发生了变化
B.中国民主革命一再受挫
C.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D.先进知识分子的研究和选择
14.
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A.新三民主义B.***思想C.“三个代表”D.邓小平理论
15.
20世纪60年代,我国生物学上最重大的成果是
A.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B.杂交水稻
C.人类基因排序D.克隆技术
16.
下列各项属于和平开发利用原子能的是
A.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打破了美、苏核垄断
C.我国相继建成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D.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
17.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A.实行教育改革B.收回教育的自主权
C.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转变为人民教育D.培养教师队伍
18.
16世纪宗教改革的发源地是:
A.日本
B.美国
C.德国
D.意大利
19.
王安石变法中“理财”措施所要直接解决的矛盾是
A.农民与地主经济之间的矛盾B.官僚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C.农民与封建国家之间的矛盾D.封建国家与官僚地主之间的矛盾

3.选择题(共19题)

20.

有下列物质:① C;② K③ Ca④ C⑤ N⑥ Ar.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

21.

有下列物质:① C;② K③ Ca④ C⑤ N⑥ Ar.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

22.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23.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24.

根据25×5=125、直接写出下面各式的得数。

2.5×5={#blank#}1{#/blank#}   12.5÷5={#blank#}2{#/blank#}

1.25÷5={#blank#}3{#/blank#}    125÷5={#blank#}4{#/blank#}

25.

根据25×5=125、直接写出下面各式的得数。

2.5×5={#blank#}1{#/blank#}   12.5÷5={#blank#}2{#/blank#}

1.25÷5={#blank#}3{#/blank#}    125÷5={#blank#}4{#/blank#}

26.

在我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最有效途径是(    )

27.

方向板上,上面是北,左上角是{#blank#}1{#/blank#}。

28.

小红面向西南方,她后面是{#blank#}1{#/blank#}方。

29.

小红面向西南方,她后面是{#blank#}1{#/blank#}方。

30.

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

31.

核磁共振(NM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复杂分子结构的测定和医学论断等高科技领域.已知只有质子数或中子数为奇数的原子核才有NMR现象.试判断下列哪组原子均可产生NMR现象(  )

32.

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最外电子层只有1个或2个电子的元素()

33.

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最外电子层只有1个或2个电子的元素()

34.

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最外电子层只有1个或2个电子的元素()

35.

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最外电子层只有1个或2个电子的元素()

36.

甲、乙、丙、丁是四种短周期元素,乙原子有三个电子层,第一层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甲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乙原子核外电子数少1;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丁原子核电荷数比丙原子核电荷数多2,请回答:

37.

甲、乙、丙、丁是四种短周期元素,乙原子有三个电子层,第一层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甲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乙原子核外电子数少1;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丁原子核电荷数比丙原子核电荷数多2,请回答:

38.

 面向东北,后面是{#blank#}1{#/blank#}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9